作者是中国哲学史家、佛学家、教育家,是“魏晋玄学”的现代研究的第一人。本书收入作者关于魏晋玄学研究的主要著作,包括《魏晋玄学论稿》、《魏晋玄学讲课提纲》和《魏晋玄学听课笔记》。这些著述多产生于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生活颠沛流离,原计划中的《魏晋玄学》专著终未能成书,但这些陆续刊发的论文、讲课提纲、听课笔记,可以看出他对魏晋玄学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形成鲜明的学术特色,为后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方向。
评分其父汤霖,字雨三,晚年号颐园老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是一位道德学问很有修养的知识分子。汤用彤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突然一字不差地背出了《哀江南》,雨三公非常惊异。由此他很早就在父亲的教馆中接受教育。
评分★ CBCA大奖、澳大利亚总督文学奖
评分语言
评分1922年在哈佛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回国,先在国立东南大学哲学系任教授。其时南开大学成立不久,校长张伯苓和大学部主任凌冰在海内外到处延揽人才,尤其注意学有成就的归国新秀。于是,1926年汤用彤受聘转任南开大学文科哲学系教授、系主任。任职情况
评分唯美画面和极富想象力的童真故事堪比台湾知名画家几米。清新、细腻柔和的水彩色调、极富想象力的图画,通过手绘及照片拼贴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及城市风情。
评分汤用彤先生代表讲义,大家学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