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齋序跋文

苦雨齋序跋文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周作人 著,止庵 校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十月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0210994
版次:1
商品編碼:10641772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1-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4
字數:101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作者周作人生前親自編定,學者止庵窮數年之力精心作校,增補從未齣版作品,為市場上全麵的周氏文集。
   周作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懂生活之藝術的作傢,他的散文是中國白話美文的標準,他的文章多篇入選國語老課本。
   鬍適說,大陸可看的唯有周作人的作品。

內容簡介

   《苦雨齋序跋文》收錄五十四篇。周作人的序跋文,能體現他的風格特色,亦是他對自己思想脈絡和寫作進程的總結反思,名為序跋,實為美文與奇文。讀周氏文章,有意思的便是讀他的序跋文,幾乎所有重要的,核心的,發人深省的思想和文句都在裏麵瞭。“周作人談周作人”,“以不切題為宗旨”,寫法上不閤規矩,思想上有背正統,讀文如此,豈不快哉。

作者簡介

周作人(1885-1967),中國散文傢,翻譯傢。原名櫆壽,字啓明,晚年改名遐壽,浙江紹興人。青年時代留學日本,與兄樹人(魯迅)一起翻譯介紹外國文學。五四運動時人北京大學等校教授,並從事寫作。論文《人的文學》《美文》,新詩《小河》等在新文學運動中均有重大影響。所作散文,風格衝淡樸訥,從容平和。在外國文學藝術的翻譯介紹方麵,尤其鍾情希臘日本文學,貢獻巨大。著有自編集《藝術與生活》《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等三十多種,譯有《日本狂言選》《伊索寓言》等。

目錄

自序
第一分
紅星佚史序
匈奴奇士錄序
炭畫序
黃薔薇序
點滴序
綠洲小引
土之盤筵小引
自己的園地舊序
雨天的書序一
雨天的書序二
徐文長故事小引
陀螺序
茶話小引
漢譯古事記神代捲引言
酒後主語小引
狂言十番序
藝術與生活序一
藝術與生活序二
談龍談虎集序
苦雨齋小書序
澤瀉集序
兩條血痕後記
空大鼓序
專齋漫談跋
永日集序
過去的生命序
草木蟲魚小引
苦茶隨筆小引
兒童文學小論序
兒童劇序一
兒童劇序二
看雲集序
中國新文學的源流序
知堂文集序
書信序
苦茶庵笑話選序
第二分
竹林的故事序
桃園跋
棗和橋的序
莫須有先生傳序
陶庵夢憶序
雜拌兒跋
雜拌兒之二序
燕知草跋
近代散文抄序
近代散文抄新序
發須爪序
英吉利謠俗序
重刊霓裳續譜序
中國新年風俗誌序
潮州七賢故事集序
文學的藝術譯本序
越諺跋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是好書,但開本與定價很不協調。要不是400-240,真的有點那個!

評分

不知道何時能夠齣齊,等待中

評分

對於大部分不熟悉前蘇聯文學曆史的讀者,這似乎又是一個巨大聲名主要來自於身後的俄羅斯作傢。其實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伊薩剋·巴彆爾就已經是蘇聯最引人注目的作傢之一瞭。而為他帶來榮譽的,隻是兩部薄薄的短篇小說集-《紅色騎兵軍》和《敖德薩故事》。用愛倫堡的話說:“巴彆爾不與任何人類似,任何人也無法類似於他。他永遠按自己的方式寫自己的東西。”當大多數蘇聯作傢把眼睛盯著大時代、大事件時,巴彆爾把視點堅定地落在瞭每一個鮮活的個體身上。在他的筆下人不再隻是集體的一份子,更不僅僅是革命事業的工具,而是一個個有著復雜人性的生命體。殘酷的戰爭環境常常讓許多紅軍戰士內心扭麯、變態,其中黑暗和獸性的一麵令人為之心驚;但與此同時又無不渴望著幸福、安寜的生活,夢想著甜蜜的愛情。

評分

評分

周作人的語言是董橋羨慕的語言,古玩玉器、曆史政治,無所不通,可惜他罕見的頭銜遮住瞭他文字的光輝!

評分

苦雨齋序跋文,文人的東西

評分

活動時收的,書很好,經典作品,值得一讀。快遞很快,包裝也很好!

評分

周作人的散文,是近代作傢做寫的極齣色的一個.

評分

  《知堂迴想錄• 從不說話到說話》雲:“平常寫文章的時候,即使本來沒有加進去詩的描寫,無意中也會齣現一種態度,寫齣來誇張不實的事來,這便是我在乙酉(一九四五)年六月所寫一篇《談文章》裏所說的,做文章最容易犯的一種毛病,即是作態。……對於這種毛病,我在寫文章的時候也深自警惕,不敢搦起筆來綳著麵孔,做齣像煞有介事的一副樣子,隻是同平常寫信一樣,希望做到瑣屑平凡的如麵談罷瞭。”按《談文章》或係此時改定,如同彆處關於思想有所總結一樣,該文堪稱周氏一生為文的總結,而“不作態”正是其散文作品的最大特色。天下文章可以作者的態度分為兩類,適用於截然不同的兩種寫作—閱讀模式。其一是寫文章與讀文章,這時文章隻是錶現情感思想的手段而已,周氏說:“寫文章沒有彆的訣竅,隻有一字曰簡單。”(《本色》)即是這個意思。其一還是寫文章與讀文章,不過作者以寫文章為演戲,讀者以看文章為看戲,雙方覺得解氣的都在字句之形容渲染上。這時好似作者支配讀者,其實恰恰相反,作者以對讀者産生效果為寫作目的,可能産生的效果左右著他的寫作,於是也就喪失瞭自我。區彆在一真一假。無論作為作者還是讀者,周氏都拒絕接受後一模式,所以他一方麵說,“不曾想有什麼力量及於彆人,”(《情書寫法》)一方麵又說,“不相信文章是有用的。”(《關於寫文章》)多半還是因為忍受不瞭當這樣的讀者,纔不願意去當這樣的作者的。而他進一步看齣,作者作態不光為瞭製造效果,更重要的恐怕還是迫不得已,因為他們所要錶現的東西本身分量不夠,所以纔藉助錶現來掩飾一點,增添一點,所以他說:“若本色反是難。為什麼呢?本色可以拿得齣去,必須本來的質地形色站得住腳,其次是人情總缺少自信,想依賴修飾,必須洗去前此所塗脂粉,纔會露齣本色來,此所以為難也。”(《本色》)歸根結底這是自信與否的區彆。本色好,所以纔自信。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