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1102

读库110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立宪 编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02388
版次:1
商品编码:1063739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7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读库1102》内容包括物之物语、暗自揣度、我的高考、外科之花的艰难绽放、卯年记忆等。

作者简介

张立宪,著名出版人,现居北京。曾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策划过《大话西游宝典》、《独立精神》等,并出版有个人著作《记忆碎片》。其06年凭一己之力推出的《读库》系列被誉为近年来“MOOK出版潮流中最具含金量的一本杂志书”,成为很多精英知识分子和爱书家们收藏的“私房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物之物语
戈麦之死
暗自揣度
阅卷
我的高考
外科之花的艰难绽放
在书中,我老了
末世风月
卯年记忆

精彩书摘

  物之物语
  戴明贤
  一样生,百样活——贵州安顺民谚
  种种不起眼的居家小物件,年深月久仿佛就成了精。木然漠然呆着,不学狗摇尾巴猫跳主怀,你不理它它不会理你。与你相忘于咫尺,相忘于终日累年。猫狗有它们自己的历史,小物件却负载着你的历史。冷不防一瞥瞥见它,一念念及它,一用用到它,它就会拉回逝去的时间,唤醒远去的亲人,重演依稀的旧事,俨然成了一段历史的发言人。
  这些小稿的动笔,起因于一次饭后围炉的闲话。大约是说起家里一件什么东西的来历吧(这种故事平日不知讲过多少),儿子忽然道,要是把这种有来历的物件集中起来写本书,肯定有意思。我一听,这主意不错。
  开始动笔,是在2008年年尾。及至基本完稿,不觉已到了2010年岁暮。回头一看,写的是“物”,成的却是数十位亲人师友的人生轨迹,而且尚存者已然寥寥,不禁生出“此身虽在堪惊”之感。陈与义《临江仙》曰: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我没有堪称豪英的朋友,也没有杏花影下通宵吹笛的韵事,学习写作几十年,笔下只有小人物的蝼蚁生涯。袁枚的《马嵬》诗最得?心:
  莫唱当年《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
  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黔首黎庶,与强势者同样是构成历史的成分,且能补充官修史册的空隙。
  竹节紫砂杯
  近些年风行紫砂茶具。我对此不甚措意,却也收到过多套友人馈赠的礼品。大多转送子侄辈了,只留下两三把造型悦目者。值得一说的,是四只旧茶杯。
  本是全套。一壶,四杯,竹节造型。一个方木盘,盘心是一片花卉圆瓷。民国时代产品,绝无拍卖价值,只有纪念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大量国立院校内迁,我家乡安顺接纳了军医学校和兽医学校两所大专。不知通过谁的介绍,我父亲把他的前后两间卧室让出来,借给兽医学校附属医院的张院长夫妇居住。一直住到抗日战争胜利,难民纷纷回乡之时才离开。
  那时安顺小城热闹非凡。大街两侧摆满难民出售家用杂件的地摊,也就是“跳蚤市场”罢。小城整天人头攒动,人流汹涌。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黔首黎庶,与强势者同样是构成历史的成分,且能补充官修史册的空隙。”戴明贤道出了民间个体叙事的价值。岁月的手指点石成金。他的《物之物语》,以生活中的物件为支点撬动记忆,由物及人,展现亲友与自己的“一样生,百样活”,以及背后流动不居的时代。其行文平实又不乏雅致,字里行间凸显世事无常。虽说与物相关的人多半逝去,不如易碎的陶瓷经久,但他们的故事被有心者挽留于文字里,被更多的人认识,也算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评分

读库真题来说质量不错

评分

“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方针。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而言属于五千至五万字之间的中篇读本;内容而言,《读库》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结合,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发表文学作品,所选书评影评等文体则强调趣味性,通过真实的表象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此书在编撰时奉行“三有三不”原则:有趣、有料、有种和不惜成本、不计篇幅、不留遗憾。

评分

  重要的不是“取消”和“恢复”这种具体的历史形式,而是“剥夺”和“恩赐”的权力机制。换句话说,由高考所指的受教育的自然权利是由某个绝对权力来定生死的,这乃是“七七级”这一历史事件最为隐秘的意义。一旦人的自然权利成为绝对权力的掌中之物,你的权利就是一个假象。人类的历史大多是权利被权力剥夺与恩赐的历史,这就是所谓的野蛮史。从根本上看,人类的文明史乃是摆脱野蛮的历史,即从根本上改变权利与权力的关系的历史。可悲的是,这一历史的发生是如此的艰难。也许,命运的真正转机不在剥夺与恩赐轮回转换的瞬间,而在自然权利不被绝对权力任意剥夺和恩赐的时刻。这一时刻有赖于一种意识的觉醒,即不再沉迷于被剥夺的哀怨与被恩赐的庆幸,不再将剥夺看作不幸而将恩赐看作幸运(恩赐的庆幸往往掩盖着剥夺的不幸)。事实上,剥夺与恩赐都是同一命运的表现形式,而反省到自然权利的不可剥夺性与不可恩赐性才是改变命运的契机。为此,我们说只有当人们从对权力恩赐的感恩戴德中摆脱出来而时刻警惕权力对权利的剥夺时,只有当人们意识到维护自己的自然权利是自己的天然责任而不是等待权力的施舍与恩赐时,只有当人们找到了一种有效地确立与保护自然权利的现实方式而抛弃权力膜拜时,命运的转变才真正到来。

评分

买东西还是喜欢在京东 又快又方便 还可以apple pay 质量足以保证

评分

  杨义敏的《阅卷》和张鸣的《我的高考》,从阅卷者与应考者两个角度,展现恢复高考之初的种种。由杨文可知,虽说当年作文及评分标准问题很多,可阅卷老师还是认真的。如今怎样呢?梁卫星老师参加了2004年和200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改作文卷时,他亲眼见到一个评卷老师四个小时判了八袋试卷,一个袋子三十份卷子,平均一分钟看一份作文,如果扣除取卷、三项评分、总和以及两个老师的签名时间,阅读的时间只有二十秒。他感叹:“作文卷等于是评书法。给分标准也不一,两头严中间松,老师又歧视农村学生,偏向城市学生。难怪高考很多时候凭的是运气,甚至和学习无关。只有靠烧香了。”张的文章,我印象最深的,一是当年恢复高考,其实只是恢复到“文革”前的状况去,二是宣布平反时那令人别扭的仪式与内容。由此,我联想到余虹在《命运七七》一文里对恢复高考制度的反思:

评分

评分

以下凑字:

评分

  张家荣的《暗自揣度》,梳理金日成时代的朝鲜绘画,并比较与毛泽东时代绘画作品的异同。虽说金日成提出的“合乎”与“服务”的标准更实际一些,金日成时代的朝鲜绘画更典雅更细致,某些作品表现的细节与趣味在同时期中国作品里找不到,但总体来看,二者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区别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