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的脚踪

清教徒的脚踪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钟马田 著,梁素雅 等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5-0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62228
版次:1
商品编码:1054081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页数:350
字数:3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清教徒的脚踪》主要收录了钟马田博士在l950年代来到1970年代末共20余年间在清教徒论坛上读的学术论文,他的论文常常是每届论坛的定爵之作,也收录了少数巴刻等人的作品。
     第一部分介绍清教徒的历史。先介绍第一代清教徒当时的处境及他们追求彻底革新的勇气,又介绍第二代清教徒,如亨利.雅各等人如何致力于内部建造。还讲述了此后清数徒的精神对爱德华滋、哈里斯等人的影响。这些人火热的生命和他们所带起的大复兴,今日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最后,分析了清教徒在英国走向信仰宽容的政治变局中的?败与教训?
   第二部分介绍请教徒的思想,其中也有神学性的总结。展现了清教徒在个人、群体和社会生活中成熟的属灵生命。他们侍奉的大能、深刻的属灵经历是这个世代所缺乏的。

目录

第一部分 清教徒的历史及代表人物
第一章 清教运动及起源(1971)
第二章 约翰·诺克斯——清教运动的剑始人(1972)
第三章 亨利·雅各和第一个公理会教会(1966)
第四章 威廉·威廉姆斯和威尔士加尔文派循道会(1968)
第五章 哈里斯与复兴(1973)
第六章 爱德华滋和复兴的极其重要性(1976)
第七章 约翰·加尔文和乔治·怀特菲尔德(1964)
第八章 清教徒的困惑——1640—1662年间的经验教训(1962)
第九章 我们能从历史领受教训吗?(1969)
第十章长老会之死(1969)
第二部分 清教徒的思想与观念
第十一章 复兴——历史与神学思想的回顾(1959)
第十二章 清教徒的讲道(1977)
第十三章 知识——真的与假的(1960)
第十四章 清教徒的日常生活(1957)
第十五章 清教徒的良心(1962)
第十六章 清教徒眼中牧者的生活与工作(1958)
第十七章 巴克斯特的社会经济思想(1958)
第十八章 清教徒教会中的纪律观(1959)
第十九章 巴克斯特的《归正的牧师》(1967)

精彩书摘

  这条例后来被称为“黑色条例”。但我主要想指出,这条例的引入主要归功于诺克斯所作的努力。它被附加在公祷书中,防止拜偶像的可怕流弊。这种行动,是纯粹清教精神的表现。伊丽莎白登基以后,从祈祷书中剔除了黑色条例。在略加修改以后,条例恢复加插在1662年公祷书中。
  这就是证明这个人是清教派领袖的有力证据。他也为争取许多其他的事而努力过,但都失败了。他曾尝试修正有关圣礼本质的信纲第26条。诺克斯认为:“上帝可以在圣礼之外赐下恩典,但圣礼是上帝恩典的标记。”与此相反,克蓝麦却认为:“恩典是藉着两种圣礼赐下的;圣礼不仅仅是恩典的标记或管道。”在这次争辩中,诺克斯再一次为清教徒在圣礼上所持的态度,对抗克蓝麦、里德利、马特和其他典型的圣公会信徒。
  在伦敦这段期间,诺克斯的清教精神还表现如下:公祷书的争论,使诺克斯英名远播,有人请他出任罗切斯特(Rochester)主教,但他婉拒了。胡珀接受了格洛斯特主教的职位,但诺克斯却拒绝接受。唯一可能解释诺克斯拒受的原因,就是他的清教原则,他从来没有真正相信过主教。
  六
  在法兰克福工作的时候,也发生了一件值得留意的事。我们已经说过,诺克斯当时在日内瓦受教于加尔文,被邀请前往法兰克福,担任在那里逃亡的英格兰人教会的两个牧师职位之一。这实在是非同小可的殊荣。这是一个英格兰人的教会,是一些逃命至此的伟大英格兰人所建立的,他们竟会邀请一个苏格兰人当他们的牧师。原因何在呢?一位地道的英格兰人富勒(Thomas Fuller,他不是清教徒)在接下来的那个世纪,说了这些话:“你也许会觉得,事情太不合情理了。在当时海外,有这么多能干的英格兰牧师。法兰克福的英格兰人教会是当时最为引人注目和卓越的海外教会,竟会邀请一个苏格兰人来当牧师。虽然约翰·诺克斯并不是英格兰人,但他著名的功绩,使众人乐于接纳他。”这话说得不错。
  在法兰克福的时候,他做了一件将清教精神表露无遗的事。他和惠廷厄姆,就是著名的日内瓦圣经的主要翻译者,一起草拟了一份教会崇拜规则,以代替他们不喜欢的公祷书。由于约翰·诺克斯为人从不过激,这份草稿经过一些修改后,教会决定采用。但之后,考克斯和支持他的人也来了。我刚才已经说过,约翰·诺克斯草拟这份教会崇拜规则,是要摒弃公祷书。他并没有公开明说,就如他往常的作风一般。但当考克斯以挑衅的口吻和大失君子之风的态度提出反对的时候,他就不能再隐忍了。考克斯的行为,可以说是相当讨厌和粗暴,毫无协商的余地,清教徒们受圣公会成员以这样的手段对付,也不是最后一次。考克斯既然表现出这样的态度,约翰·诺克斯就不能再保持缄默。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可以引导信徒走上正途,他是不打算大张旗鼓的。可是,考克斯的表现如此令人反感,约翰·诺克斯马上就在次日讲道,明确表明他对公祷书的看法。后来他追述这些事的时候,说:“到了约定讲道的时间,我开始表明我的立场……以及我怎样被迫改变了我先前的做法。”这就是伟人的标记: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只有小人才从来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他接着解释自己为什么要改变立场,并且说,自己相信英格兰现在面临的玛丽女王统治下的困境,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因为他们没有彻底进行改革,在对待公祷书一事上更是如此。
  ……

前言/序言





清教徒的脚踪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清教徒的脚踪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清教徒的脚踪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清教徒的脚踪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然而,接下来我要说的——也是怀特菲尔德特别要提醒我们的是:光有正统是不够的。......

评分

1.哈里斯与复兴P106

评分

一代文豪老舍的阅读习惯有一个优美的名字—“印象法”。他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则喜欢“厚薄”法。他认为,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寻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的阅读法有极为幽默的名字:“牛嚼”与“鲸吞”。“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而“鲸吞”则是指,鲸类中的庞然大物是以海里的小鱼小虾为主食的,一大口一大口地吃,整吨整吨的小鱼小虾就进入鲸的胃袋了。“人们泛读也应该学习鲸的吃法,一个想要学点知识的人,如果只有精读,没有泛读,知识是强壮不起来的。”

评分

还有一个教训对今天的世代有很重要的意义:怀特菲尔德非常看重信仰团体的价值。......

评分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是“博读”的忠实拥护者。他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习惯是一个人如影随形的伴侣,不同的习惯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结果。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阅读习惯,我们会惊叹阅读的方式是如此多样:一目十行型、水滴石穿型、还有“饿狼”型、“牛嚼”型等等……但无论是哪种方式,他们都去粗存精,将知识的营养吸收最大化。

评分

3.约翰加尔文和乔治怀特菲尔德P158-161

评分

已经收到货了,已经购了好多次了,我就是喜欢京东的这种商品的质量与速度!书非常好,正版,足不出户,快递就送上门来,而且超快,收到货,打开那一刻真的非常开心![ZZ]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就会增长知识。爱迪生不就是一个例子吗?他读了很多书,从中得到了启发,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才发明出来电灯。世界名人培根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这诸多意思,可一言以蔽之:开卷有益。如果我们不多读书,哪来的这么多知识呢?如果没有了知识,我们怎样辨别人们谁是谁非呢?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书是社会文化的结晶。读书,可以彻悟人生道理;读书,可以洞晓世事沧桑;读书,可以广济天下民众。如果我们不多读书,哪来的丰富词语去写作文呢?马克思开卷,获益甚多。他写《资本论》时,就读了一千余册的自藏书,还到大英博物馆看了三间房子的书。如果马克思不开卷读书,可能就写不出《资本论》来了。杭州四中高二学生文晔从小至今开卷读书。不仅知识面广,文理兼优,还在多家报刊发表文章30余篇,征文获奖五次。一个年方17的学生能有如此成就,不足以说明“开卷有益”吗?人欲成才,士欲济世,务必开卷读书。我们读书多了,看到那些对我们身心不健康的书,一读就辨别出来了,就不会再看,再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有好处的。希望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开卷有益!。[SM],很值得看,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车费。 书的内容直得一读[BJTJ],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NRJJ],内容也很丰富。[QY],一本书多读几次,[SZ]。 快递送货也很快。还送货上楼。非常好。 [SM],超值。买书就来来京东商城。价格还比别家便宜,还免邮费不错,速度还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书。[BJTJ],买回来觉得还是非常值的。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所在来这里买书是非常明智的。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中国人讲“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从而获得对于“道”的体悟,“唯道集虚”。这在传统的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的绘画,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和广博深广的人生意味,体现了包纳万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怀。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合上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NRJJ]

评分

第二部分介绍请教徒的思想,其中也有神学性的总结。展现了清教徒在个人、群体和社会生活中成熟的属灵生命。他们侍奉的大能、深刻的属灵经历是这个世代所缺乏的。

评分

一代文豪老舍的阅读习惯有一个优美的名字—“印象法”。他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则喜欢“厚薄”法。他认为,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寻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的阅读法有极为幽默的名字:“牛嚼”与“鲸吞”。“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而“鲸吞”则是指,鲸类中的庞然大物是以海里的小鱼小虾为主食的,一大口一大口地吃,整吨整吨的小鱼小虾就进入鲸的胃袋了。“人们泛读也应该学习鲸的吃法,一个想要学点知识的人,如果只有精读,没有泛读,知识是强壮不起来的。”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清教徒的脚踪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