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很讲究,硬壳精装,拿到手里很有分量感,封面烫金的字体和图案,透露着一种低调的奢华。内页纸张厚实,印刷色彩还原度很高,尤其是那些家具的细节纹理,看得出来是用了很好的工艺。我本来是想找一些关于明清家具结构和工艺的深度解析,结果发现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更偏向于器物的整体美学和文化背景的梳理。虽然图片质量毋庸置疑,每一张都像是精心挑选的艺术品,但如果期待看到详细的榫卯结构图解或者不同地区家具风格的对比分析,可能会感到些许遗憾。它更像是一本艺术画册,让人沉浸在古代匠人的智慧和审美意境之中,而非一本实用的技术手册。不过,作为了解中国传统家具美学的一个窗口,它无疑是极佳的。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定位似乎更偏向于“艺术鉴赏”而非“历史研究”。对于那些初次接触中国传统家具,希望先建立一个宏观、直观美学印象的入门读者来说,它无疑是一本绝佳的敲门砖,精美的图片足以让人立刻爱上这个领域。但对于我这种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期望从现有知识体系中找到更多新论点、新发现的深度学习者来说,它的信息增量有限。它完美地呈现了“美”,却在“所以然”的探究上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购买时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它是满足眼欲和提升品味的良品,但若追求百科全书式的详尽,可能需要辅以其他更具专业性的著作。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部分,说实话,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深度。虽然作者的遣词造句颇具文采,描述家具时的用词华丽,烘托出器物的非凡气质,但很多地方都停留在对外观的赞美和象征意义的解读上,缺乏对材料学、工艺难度或者历史变迁的深入剖析。比如,对于某件黄花梨官帽椅的介绍,更多的是描述它线条的流畅和木纹的精美,却很少涉及明代不同时期黄花梨的产地差异对其特性的影响,或者特定时期工匠在处理弯度和承重结构上所采用的微妙技术。如果你需要的是详尽的学术论证和技术说明,这本书恐怕无法满足你。
评分我原本是冲着“全集”这个名头来的,以为能涵盖到各个门类,尤其是那些民间流传较广、但典籍记载不多的家具样式,期待能看到一些田野调查的成果。但阅读下来,明显感觉到收录的器物多是来自博物馆级或大型私人收藏的精品,这些家具固然精美绝伦,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准,但缺少了一些“烟火气”。比如,那些反映普通百姓日常起居的家具,它们在形制上的创新和实用性上的考量,在这本书里几乎没有体现。这本书更像是对“精英文化”中家具的梳理和赞颂,对于家具史的完整性而言,视角略显局限。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坦白讲,初看之下有些跳跃,不像我预期的那样按朝代或者材质来系统分类。它似乎更倾向于主题式的组合,比如“文人书房陈设”、“闺阁雅玩”这类场景化的展示。这种编排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快速地将读者带入到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家具的功用与美感,每一页的排版都经过精心设计,图文搭配得恰到好处,阅读体验很流畅。然而,对于一个想要系统性学习家具发展脉络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这种非线性的结构就显得有些抓耳挠腮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大致摸清它内容的脉络,感觉更像是一场由专业人士精心策划的“家具意境漫游”,而非一本标准化的工具书。
评分第三是结构美。传统家具把大木梁架和壶门台座的式样和手法运用到家具上。由于成功地使用了“攒边装板”及各种各样的枨子、牙条、角牙、短柱、托泥等等,加强了结点的刚度,迫使角度不变、整体固定。我国的榫卯工艺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世界家具之最。由于使用了质地坚实细密的硬木,匠师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制造出互避互让但又相辅相成的各种各样、精巧绝伦的榫子来。构件之间,金属钉销完全不用,鳔胶也只是一种并不重要的辅佐材料,仅凭榫卯就可以做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连结合理,面面俱到,工艺精确,扣合严密,天衣无缝,间不容发,使人欢喜赞美,叹为观止。对比之下,外国家具离不开螺丝钉销,金属构件。中国的榫卯,实非他们所能梦见。
评分推荐
评分不错,就是书价虚高。不错,就是书价虚高
评分首先是木材美。传统的考究家具多用硬木制成。珍贵的硬木或以纹理胜,如黄花梨及满鹕木。花纹有的委婉迂回,如行云流水,变幻莫测;有的环围点簇,绚丽斑斓,被喻为狸首、鬼面。或以质色胜,如乌木紫檀。乌木黝如纯漆,浑然一色;紫檀则从褐紫到浓黑,花纹虽不明显,色泽无不古雅静穆,肌理尤为致密凝重,予人美玉琼瑶之感。难怪自古以来,又都位居众木之首。外国家具则极少采用珍贵的硬木材料。
评分还是比较喜欢明代的黄花梨家具,很有韵味,耐看,清代家具太花哨了。
评分双重优惠打折。。。真好
评分其四、选料不精。有些红木家具使用几块拼接,按要求所有拼接的木料应当颜色均匀,纹理相似。可是,有的厂家不注重毛料,随便拼接,造成红木家具的“阴阳脸”和“乱纹”。
评分物超所值的一本书,照片拍摄精美,传统家具的艺术价值,在世界上越来越得到公认和推崇,有的特点是外国家具所不具备的。概括言之,殆有五美:
评分第五是装饰美。古代匠师善于利用不同木材镂刻填嵌,互作花纹、质地,如黄花梨嵌紫檀、乌木或楠木,紫檀嵌黄杨、黄花梨或游鹕。嵌件上再施雕刻,借色泽之异,粲然成文。至于采用各种珍贵物品,如玉石、玛瑙、水晶、象齿、螺钿、琥珀等作嵌件的所谓“百宝嵌”,始于晚明扬州,运用到家具上,更是珠光宝气,异彩纷呈,取得了装饰的最高效果。即使是家具附件,诸般金属提环拉手,面叶吊牌,垫线包角等等,也无不起装饰作用。交椅上的铰金、锾银饰件,与嵌金嵌银近似,但更饶古趣幽情,无喧炽裱华之憾,把人们带到了更高的装饰境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