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科学知识何以能够成立的问题;第2部分讲批判旧形而上学家的独断论在形而上学问题上的错误。从表面看它们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实际上都是为了说明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自由。康德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与本体,认为现象是人们直接经验到的,是经验的对象,本体是人们经验不到的,是非经验的对象。知性认识的现象是有限范围内的东西,得到的是自然科学知识,是受必然性支配的;理性要求把握无限的本体,这乃是人的信仰,是自由的。可见,限制现象范围是为本体留地盘,限制知性范围是为理性留地盘,限制知识为信仰留地盘,限制必然性为自由留地盘。从而说明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本体高于现象、信仰高于知识、自由高于必然,这些思想贯穿于康德的3个批判之中。
评分康德把“至善”定义为:纯粹实践理性无制约的对象全体。他认为,古人的哲学,不仅教人知道什么是完善,而且教人如何实现它,是“求达至善之术”。他考察了至善的两层涵义:一是圆满者,一是无上者。圆满者意味着不再为更大而同类的全体所包容,因为它本身就是全体。而无上者则意味着不受任何制约,不可隶属。依照这样的两层涵义,他认为德行可以称得无上的善,因为它使人具备享受幸福的价值,但是还不够圆满、必须加上幸福才行。一个人只有把德行和幸福结合起来才算得上至善,而幸福也只有精确地比配道德,才能构成这个可能世界的至善。但摆在而前的问题是:“人们虽然一向在努力联合它们,可是至善怎样才可能成为来指导实践的这个问题,终归还是一上悬而未决的问题。”[8]
评分 评分这套康德著作全集内容不错,装贴也不错,字略小些,拿着很厚重,定价偏高,是继人大出版社亚里士多德全集后的又一力作,总体不错,慢慢收集!
评分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评分评分
读不完的康德,有深度,初学慎入!
评分本书除了适合学生去阅读,也适合喜欢编程的人。如果是喜欢编程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本书就是一本有趣的题目书籍,会去用来挑战自己的能力。
评分比较直白简洁的翻译,和邓译比各有千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