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人叫不著,自己頂石墳”,這便是中國的革命者。知此卻依然要革命,不難想見其人之悲愴與孤獨。
評分##人民文學齣版社1973年5月第1版1973年11月安徽第1次印刷 書號:10019 2002 定價:0.35元 購於地攤
評分###沐雨齋藏書#確實喜歡看魯迅與人論戰,這本不僅書名就是論戰産物,內容中關於革命、革命文學的見識確實高。更贊的是魯迅的寜遠被罵、獨善其身。不過手頭這邊印刷太差,缺瞭幾十頁不提,最後一些頁數印得難以看清。得洗版瞭。
評分##魯迅先生在離穗赴滬期間所作雜文閤集,序言便談及與諸社團之間的矛盾,“十刀”與“一箭”則展現對青年的另一麵。《無聲的中國》引用“開一個窗”與“拆掉屋頂”,足見先生洞察國民性的犀利。《怎麼寫》中的血與墨之談,讀來心酸。書中罕見的冷幽默《某筆兩篇》,實在是令人捧腹大笑。後半冊再提及馮、創造社和太陽社的筆戰,朦朧之中倒頗有先見。《文藝與革命》和《流氓的變遷》兩篇算是字字珠璣,啓發與思考堪稱真正的“超時代”。想起先生所言“世界絕不和我同死,希望是在於將來的。”不禁沉默失語,擔憂未來究竟怎麼樣呢?
評分##依然是尖銳的洞察力!
評分##為瞭《流氓的變遷》一文而讀,都是極短的文章,筆鋒很犀利。如「我們『皇漢』人實在有些怪脾氣的:外國人論及我們缺點的不欲聞,說好處就相信,講科學者不大提,有幾個說神見鬼的便介紹」。因為每篇都很短,估計就是發在報紙一角或者刊物都一頁中,有諷刺的,有迴應某種言論的,也有老老實實作譯序的,似乎就是1927和1929兩年的雜文閤集,之間並無什麼共通點。
評分##時代關聯太強瞭,有點枯燥。對青年的忠告,仍然有效。
評分##《通信》這篇,魯迅先生的迴信太溫暖太有愛瞭。還有最後一篇,“世界決不和我同死,希望是在於將來的。”
評分##人民文學齣版社1973年5月第1版1973年11月安徽第1次印刷 書號:10019 2002 定價:0.35元 購於地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