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首完全成熟的钢琴曲,是1934年的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这首曲在中国的钢琴创作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告诉人们,理论上,欧洲音乐技术是可以与中国的音乐相结合的,但必须与中国的审美相融合,这样才会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质。
评分三、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发展综述
评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公开出版的各种类型的钢琴曲有360多首,其中包括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作品如丁善德的《新疆舞曲》、汪立三的《蓝花花》等,还有体现新时期社会气息的作品如《解放区的天》等。但是,由于当时钢琴艺术的发展仍局限于中国传统音乐上,作品并未充分体现钢琴是魅力,并未真正进入“钢琴思维”。20世纪中后期,出现很多具有典型民族风格的作品,如王建中的《彩云追月》,尤其是何占豪、陈钢的钢琴协奏曲《梁祝》,将钢琴音乐的创作推向顶峰。此外,还有一些运用现代“钢琴思维”创作的作品,如王建中的《诙谐曲》等,使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进入国际化发展阶段。
评分中国钢琴创作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基础上的。赵元任于1915年发表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钢琴音乐作品———《和平进行曲》,成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1916年,萧友梅,中国第一位音乐学博士,也于德国留学期间创作了《小夜曲》等钢琴音乐作品。尽管这些作品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多大的轰动,但是它们为中国的钢琴艺术创作开了先河。这个时期的作品处于对外来技术的学习、模仿阶段,具有尝试性。这时,中华民族气质的表达还受欧洲音乐技术的束缚。此后,不少歌曲采用欧洲古典和声的钢琴伴奏,发挥了钢琴的特长。但和弦的东方色彩,如萧友梅、青主的一些歌曲伴奏,可以说是对中国风格的一个探索。
评分 评分二、新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发展
评分 评分一、中国早期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