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研究很好的書,還沒看,先囤著日後再看。
評分《莊子哲學及其演變(修訂版)》前編主要依據語言數據的全麵統計分析討論《莊子》一書內外雜篇的關係及各篇分類問題,中編主要依據《莊子》內篇討論莊子思想的主要概念、學說和整體的特色、結構等相關問題,後編則是對外雜篇之思想流變的分類梳理。
評分道傢一派尤其注重於用天棗人的概念闡述道傢道論,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老子·二十五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七十七章》)。《莊子·大宗師》:“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鞦水》:“知天人之行。”《在宥》:“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人間世》:“與天為徒”、“與古為徒”、“與人為徒。”�� 中國古代哲學中天和人的概念,與西方哲學傳統中精神和物質 (Mind and Matter 本體論的角度)以及主觀和客觀(Subject and Object 認識論的角度)的概念不同。��
評分老書一本,莊子研究領域還是必買的吧
評分劉笑敢的博士論文,打算有空時看一下
評分莊子的注本收瞭很多,這本研究莊子的書也不錯。
評分好書收藏,完善書架。——劉笑敢,北京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係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哲學與文化》主編。曾在北京大學、密歇根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任教或從事研究工作。代錶作包括《莊子哲學及其演變》,《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兩極化與分寸感——近代中國精英思潮的病態心理分析》,《兩種自由的追求——莊子與沙特》,《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詮釋與定嚮——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Classifying the Zhuangzi Chapters,Orientationa//SSUeS in Textual Interpretation Essays by Liu Xiaogan。多種中文和英文論著被譯為英、中、韓、日等文字,多次獲得優秀教學奬和研究奬。——《莊子》書中包含非常深邃的思想,發人深省;而其錶現形式又絢爛多彩、奇特超拔。因而其在中國哲學史和文化史上發生瞭深遠的影響,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關於《莊子》的問題很多,莊子哲學觀點是唯心論還是唯物論?如係唯心論,是客觀唯心論還是主觀唯心論?《莊子》書分內、外、雜篇,舊說內篇在先,近人或謂應打破內外的界限,或謂外篇早於內篇。究應如何處理,都是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評分真的不錯,是本好書,很深刻,也好理解。
評分引莊子以為知己,則天地之道配也。文章變化。題雲深者,非寫雲之深也,身即雲深者也。題不知處者,非寫一方所而不知其處也。文義亦無處之之而不著形跡也也。文中再見題字,則如語匯反復於文章之間也。科學文學,隨心悟道。間隙中開齣道來。華嚴,舉果勸樂生信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