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價值和參考意義的版本。
評分古巴比倫時代的科學以數學和天文最為發達,計數法采用十進位和六十進位法。六十進位法應用於計算周天的度數和計時,至今為全世界所沿襲。在代數領域,古巴比倫人可解含有三個未知數的方程式。在天文學方麵,則已知如何區彆恒星與行星,還將已知的星體命名。當時的曆法為太陰曆,將一年分為12個月,一晝夜分為12時,一年分為354日。為適應地球公轉的差數,已經知道設置閏月。古巴比倫人在天象觀測方麵的長期積纍,使後來的新巴比倫人能預測日月蝕和行星會衝現象,並進一步推算齣一年是365天6時15分41秒,比近代的計算隻多瞭26分55秒。
評分曆史上,文明的發祥總是和河流密切相關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就象兩條生命之藤,伸展在荒涼和乾旱的沙漠地區,在今天伊拉剋一代聯袂閤作,塑造瞭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這裏,孕育瞭人類曆史上最古老的兩河流域文明,也就是人們習慣所說的“巴比倫文明”。
評分字帖包裝精美,字跡清晰,很好
評分很好的書。。。。。。。。給老爸買的
評分很有價值和參考意義的版本。
評分考古發掘已經證明,巴比倫文明是距今6000年到公元前500年兩河流域一係列城市文明的總稱。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兩岸,風格類似或迥異的城市如繁星點點,點綴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這個曆史舞颱上,蘇美爾人和後來各支閃米族入侵者象走馬燈一般依次扮演著創造文明的主角,共同奏響瞭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輝煌的樂章。當我們重新翻開曆史,那一幕幕曆史的悲劇便浮現在眼前。
評分還行吧。。。。。。。。。。。。。。
評分在巴格達以南約90公裏的希拉市附近的幼發拉底河河畔,有古巴比倫城的遺址。從公元前19世紀古巴比倫王國統一兩河流域到公元前6世紀前後,巴比倫一直是西亞最繁華、最壯觀的都市。特彆是在新巴比倫王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王朝,新巴比倫城進入鼎盛時期。據史書記載,尼布甲尼撒二世擴建的新巴比倫城呈正方形,每邊長約20公裏,外麵有護城河和高大的城牆,主牆每隔44米有一座塔樓,全城有300多座塔樓,100個青銅大門。城內有石闆鋪築的寬闊通衢,還有90多米高的馬都剋神廟,兼有幼發拉底河穿過城區,上有石墩架設的橋梁,兩邊有道路和碼頭,其恢弘壯闊可見一斑。國王宮殿奢華至極,宮牆用彩色瓷磚和精美獅像裝飾,宮中還以“空中花園”裝點,古稱“懸苑”。這座方正的“空中花園”周長500多米,建在23米高的人造山上,園中遍植珍奇花木,宛如人間仙境。新巴比倫王宮的“空中花園”被列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