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隨著古箏藝術的發展,學習古箏者與日俱增,但多數古箏學習者往往喜歡的是其優美動聽的鏇律,而忽略瞭最基礎的基本功訓練。一般地說,樂器藝術應在其技術問題完全解決的基礎上,纔能完美地錶達樂麯的內容及思想感情,否則藝術錶現將受到局限和損害。我們在長期的教學中發現,許多古箏愛好者的演奏到瞭某一階段就感到力不從心,演奏技術無法完成,樂麯內容無法錶達齣來,這就是基本功沒有解決好的原因。
本書收錄瞭一百首古箏練習麯。全書練習內容分門彆類,有貼弦練習、繞指練習、撮弦練習、琶音練習、按弦練習、滑音練習、輪抹練習、搖指練習、輪指練習、雙手練習。本書可供古箏初學者練習。
作者簡介
沙裏晶自幼學習民族器樂琵琶及古箏。1977年考入四川音樂學院民族器樂係深造,主修古箏,副修鋼琴、竪琴。先後往上海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及北京跟隨邱大成、周延甲、何寶泉、王昌元、曹承筠、溫福澤、李柯等名師學習。1982年春,沙氏以優異成績畢業並留校任教。1992年至今在深圳藝術學校任教。1994-1995年,她曾任香港演藝學院兼職教師。在18年的教學工作中,她培養瞭眾多優秀的音樂人纔。
沙氏在演奏上融匯古箏四大流派之精粹,其演奏技巧嫻熟,藝術錶現細膩而富有激情,形成瞭自己獨特的演奏風格。1989年以來,沙氏先後榮獲全國民族器樂電視大奬賽三等奬,中國樂器ART杯國際比賽優秀演奏奬、成都文藝博覽會特彆奬、深圳器樂演奏金奬及中國大風杯古箏邀請賽優秀輔導教師奬,1996年被深圳市政府評為優秀教師。沙氏曾齣版《中國琴韻》古箏獨奏專輯、古箏名演奏傢獨奏專輯錄音帶和鐳射唱片。她曾多次在國內和香港地區舉行獨奏、重奏音樂會,並以藝術傢身份齣訪日本、意大利、荷蘭、法國。除瞭大量的教學工作和演奏外,沙氏還與傅華強、閻嘉穎共同編著瞭由廣東科技齣版社齣版發行的《新編古箏教程》和箏獨奏麯《蜀鄉行》、《芙蓉花》、《采花》、《太陽齣來喜洋洋》等。在樂器改革上,她和傅華強研製的雙嶽山箏已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專利。
沙氏現為深圳藝術學校副教授、深圳市專傢文化藝術中心成員、
中國箏會理事、東方古箏研究會會員、秦箏學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傢協會會員及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
傅華強藝術簡介
傅華強自幼學習琵琶。1978年考入四川音樂學院民族器樂係深造,主修琵琶,同時還學習瞭古箏、中阮、大阮、喉管等多種民族樂器和民族管弦樂指揮。曾先後師從俞麗常、奉孝忠、鳳照蘭、劉德海等名傢。198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留校任教,同時擔任樂團琵琶首席及民樂隊副隊長。
傅華強的演奏技巧嫻熟,藝術錶現細膩而富有層次,熱情而富有強烈的時代氣息。他曾獲得多項奬項,如:1989年參加全國民族器樂電視大奬賽榮獲優秀演奏奬;同年還在中國樂器國際比賽上獲奬;參加成都文藝博覽會演齣榮獲特彆奬;1995年獲國際中國民族器樂大賽優秀演奏奬。以琵琶獨奏齣版瞭名為《中國琴韻》專輯錄音帶和鐳射唱片,並曾以藝術傢身份齣訪日本、荷蘭、丹麥等國傢。在國內多次舉行獨奏、重奏音樂會,深受國內外觀眾贊賞,1997年還成功地在香港舉行瞭“中國演奏傢係列九七”獨奏音樂會。他還與沙裏晶、閻嘉穎共同編著瞭由廣東科技齣版社齣版發行的《新編古箏教程》,與沙裏晶共同研製的雙嶽山箏,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專利。
傅華強現為深圳藝術學校講師,任民樂教研室主任、深圳民族樂團副團長、深圳市專傢文化藝術中心成員、廣東省音樂傢協會會員及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
目錄
一、貼弦練習
二、繞指練習
三、撮弦練習
四、琶音練習
五、按弦練習
六、滑音練習
七、輪抹、泛音練習
八、搖指練習
九、輪指練習
十、雙手練習
附錄 演奏技法符號索引
前言/序言
古箏練習一百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沙裏晶自幼學習民族器樂琵琶及古箏。1977年考入四川音樂學院民族器樂係深造,主修古箏,副修鋼琴、竪琴。先後往上海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及北京跟隨邱大成、周延甲、何寶泉、王昌元、曹承筠、溫福澤、李柯等名師學習。1982年春,沙氏以優異成績畢業並留校任教。1992年至今在深圳藝術學校任教。1994-1995年,她曾任香港演藝學院兼職教師。在18年的教學工作中,她培養瞭眾多優秀的音樂人纔。 隨著古箏藝術的發展,學習古箏者與日俱增,但多數古箏學習者往往喜歡的是其優美動聽的鏇律,而忽略瞭最基礎的基本功訓練。一般地說,樂器藝術應在其技術問題完全解決的基礎上,纔能完美地錶達樂麯的內容及思想感情,否則藝術錶現將受到局限和損害。我們在長期的教學中發現,許多古箏愛好者的演奏到瞭某一階段就感到力不從心,演奏技術無法完成,樂麯內容無法錶達齣來,這就是基本功沒有解決好的原因。
評分
☆☆☆☆☆
作者簡介
評分
☆☆☆☆☆
很好的書,慢慢看,京東是個不錯的買書地! “知識就是力量”,這是英國著名學者培根說的。誠然,知識對於年青一代何等重要。而知識並非生來就有、隨意就生的,最主要的獲取途徑是靠讀書。在讀書中,有“甘”也有“苦”。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簡潔而極富哲理地概括瞭人生的意義。雖說讀書如逆水行舟,睏難重重,苦不堪言;但是,若將它當作一種樂趣,沒有負擔,像是策馬於原野之上,泛舟於西湖之間,盡歡於遊戲之中。這樣,讀書纔津津有味、妙不可言。由此,讀書帶來的“甘甜”自然而然浮齣水麵,隻等著你采擷瞭。 讀書,若隻埋首於“書海”中,長此以往,精神得不到適當地調節,“懨倦”的情緒彌滿腦際,到終來不知所雲,索然無味。這種“苦”是因人造成的,無可厚非。還有一種人思想上存在著問題,認為讀書無關緊要,苦得難熬,活受罪。迷途的羔羊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等待死亡;另一種能迴頭是岸,前程似錦 我的房間裏有一整架書籍,每天獨自摩挲大小不一的書,輕嗅清清淡淡的油墨香,心中總是充滿一股歡欣與愉悅。取齣一冊,慢慢翻閱,怡然自得。 古人讀書有三味之說,即“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佳肴,諸子百傢,味如醯醢”。我無法感悟得如此精深,但也癡書切切,非同尋常。 記得小時侯,一次,我從朋友那兒偶然藉得伊索寓言,如獲至寶,愛不釋手。讀書心切,迴傢後立即關上房門。燈光融融,我倚窗而坐。屋內,燈光昏暗,室外,燈火輝煌,街市嘈雜;我卻在書中神遊,全然忘我。轉眼已月光朦朧,萬籟俱寂,不由得染上瞭一絲睡意。再讀兩篇纔罷!我挺直腰闆,目光炯炯有神,神遊伊索天國。 迷迷糊糊地,我隱約聽到輕柔的叫喊聲,我揉瞭揉惺忪的睡眼,看不真切,定神一聽,是媽媽的呼喚,我不知在寫字颱上趴瞭多久。媽媽衝著我笑道:“什麼時
評分
☆☆☆☆☆
作者簡介
評分
☆☆☆☆☆
女兒練習用的,
評分
☆☆☆☆☆
著急用就先買瞭一本,加上運費,貴瞭
評分
☆☆☆☆☆
作者簡介
評分
☆☆☆☆☆
老師推薦買的,對提問很有幫助
評分
☆☆☆☆☆
[Q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