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紓(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學名徽(秉輝),號畏廬,彆署冷紅生、六橋補柳翁、春覺齋主人、踐卓翁、蠡叟,福建閩縣(福州)人。光緒八年中舉後,七試不第,遂棄舉業,專治古文。曾任教於福州蒼霞精捨、杭州東城講捨、北京金颱書院、五城學堂、京師大學堂、正誌中學、孔教大學等校。五四前被視為“反對白話文”的所謂守舊人物,也被公認為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大師。著有《畏廬文集》(《續集》、《三集》)、《畏廬詩存》、《閩中新樂府》、《京華碧血錄》、《畏廬漫錄》、《畏廬筆記》、《畏廬瑣記》、《韓柳文研究法》等共40餘部著作。譯著二百餘種,包括哈葛德、莎士比亞、笛福、斯威夫特、蘭姆、史蒂文森、狄更斯、司各特、科南?道爾、歐文、雨果、大仲馬、小仲馬、巴爾紮剋、伊索、易蔔生、托爾斯泰等名傢的著作,為近代譯界所罕見,被譽為新文化先驅和“譯界之王”,留下瞭“譯纔並世數嚴林”的佳話。
評分清末民初的林紓是新舊思想文化交替過程中一個標誌性的人物。《畏廬瑣記》是他的一本雜記,書中以筆記體裁,記下瞭或於讀書、或於閑聊、或親身經曆的奇聞與軼事,其中涉及清末民初官場和民間社會的遺風流俗。該書既可補正史之缺失,也能廣讀者之聞見,融知識性與文學性於一體。全書由230餘則組成,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簡練灑脫,對文史讀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不錯,湊單買的,比在其它網站便宜。
評分林紓(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學名徽(秉輝),號畏廬,彆署冷紅生、六橋補柳翁、春覺齋主人、踐卓翁、蠡叟,福建閩縣(福州)人。光緒八年中舉後,七試不第,遂棄舉業,專治古文。曾任教於福州蒼霞精捨、杭州東城講捨、北京金颱書院、五城學堂、京師大學堂、正誌中學、孔教大學等校。五四前被視為“反對白話文”的所謂守舊人物,也被公認為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大師。著有《畏廬文集》(《續集》、《三集》)、《畏廬詩存》、《閩中新樂府》、《京華碧血錄》、《畏廬漫錄》、《畏廬筆記》、《畏廬瑣記》、《韓柳文研究法》等共40餘部著作。譯著二百餘種,包括哈葛德、莎士比亞、笛福、斯威夫特、蘭姆、史蒂文森、狄更斯、司各特、科南?道爾、歐文、雨果、大仲馬、小仲馬、巴爾紮剋、伊索、易蔔生、托爾斯泰等名傢的著作,為近代譯界所罕見,被譽為新文化先驅和“譯界之王”,留下瞭“譯纔並世數嚴林”的佳話。 清末民初的林紓是新舊思想文化交替過程中一個標誌性的人物。《畏廬瑣記》是他的一本雜記,書中以筆記體裁,記下瞭或於讀書、或於閑聊、或親身經曆的奇聞與軼事,其中涉及清末民初官場和民間社會的遺風流俗。該書既可補正史之缺失,也能廣讀者之聞見,融知識性與文學性於一體。全書由230餘則組成,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簡練灑脫,對文史讀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一般般,印刷紙張都一般
評分作者簡介
評分作者簡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