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三家医案合刻·沈氏医案》共三卷。清代叶桂等撰,吴金寿校刻。上卷为叶天士医案,中卷为缪遵义医案,下卷为薛生白医案。叶氏医案辨证精当,遣方用药颇有新义,可与《临证指南》相参互证。缪氏医案体现出其善于调补,常用血肉有情之品治疗虚劳杂证的临床经验。薛氏医案亦以杂病为主,其用甘味治疗虚损、用辛凉治温、五汁饮救胃阴、旋覆花汤治络病等学验,与叶天士相仿。《三家医案合刻·沈氏医案》取三家医案合刻,便于后学比较参研,流传甚广。
《三家医案合刻·沈氏医案》底本为《中国医学大成》重刊订正本(1990年),可供中医临床医师及学习、研究中医者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附刊书札
跋
精彩书摘
天老
久服右归饮,其中有桂、附、甘草。甘草甘缓,不能下达肾家;桂、附之性,留恋胃中,其热性升而不降,所以两足不暖。河间云:两足冰冷者,此火不下降也,火降则足自暖矣。热药之性,积而不散,煅炼津液成痰。今交相火司天之年,夏暑熏赫之势,内伏之痰火,得外风所触,故胸膈不宽,呕吐痰涎。汗出过多,此汗系胃中湿热痰火,郁蒸而泄,即东垣所谓地之湿气,即为汗也。诊得脉息左手沉弦带数,此肝火不静也。右手滑大,关部尤甚,此胃中痰饮不清也。恐其大便燥结,痰涎上壅而呕吐,酿成噎膈、反胃之症。《内经》云:三阳结谓之膈。丹溪云:噎膈之症,多起于血枯痰腻,多升少降,大忌香燥热药。惟以豁痰清火润泽之药,而使大便不燥结为第一着。
在老
向有咳嗽之疾,缘劳心过度,外为风寒所触,内郁之火窃发,上干肺家而咳嗽,已经四载。今交相火司天之年,内外之火,交相煽动。咳久肺络受伤,痰中带血。脉息左手弦细带数,右手虚大带滑,此系肾水不足,不能荣养肝木,肝火升腾烁金。《难经》云: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理宜滋阴降火,纳气归源之药治之,煎丸并进,并宜寂静调摄。庶不致喉烂声哑,酿成劳瘵也。
前言/序言
三家医案合刻:沈氏医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