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志略卷第九
评分隙氏世家
评分法显大师,为到印度求取完备的戒律,以六十多岁的高龄从长安出发,过河西走廊,出阳关,涉戈壁,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横跨帕米尔高原,先后到达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周游北、东、中印度,参礼佛迹、寻找经律,并从海路经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漂流到青岛崂山登陆,首尾计15年,历经当时30国,与他同行者先后增加到11人,死的死、留的留,不少人中途返回,最后只有他一人携带大量经律返回中土,在千余年的西行求法史上,以如此高龄兼走陆路与水路,除法显外,没有第二人。他是西行求法的“创辟荒途”者,他和他的《佛国记》为人类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评分《安南志略》比较系统地叙述了越南的地理、历史、物产、风俗、制度和中越关系。作者原为越南人,入仕元朝后撰成此书,为有关古代越南历史的重要著作。
评分(三)岸吟香害後
评分物彦
评分临汾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临汾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又因上古帝尧曾建都于此,有“华夏第一都”之称。临汾人杰地灵,山川形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第一首诗歌《击壤歌》在临汾吟诵;第一首乐曲“阳春白雪”在临汾弹奏;第一个观象授时的“观象台”在临汾建成;第一位到达印度本土而又携经而归的求法僧法显大师的故乡也在这里。
评分安南志略卷首
评分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