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拓殖记

澳洲拓殖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坦奇 著,刘秉仁 译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55994
版次:1
商品编码:10127349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8-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本猎奇的书,这是一本有教育意义的书。我们从澳大利亚的殖民史中学习什么?首先是探险精神。正如作者反复强调,英国人的好奇是他们到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200多年前从英格兰到植物学湾的远征,就像历史学者所说,如同今天送一个人到月球那么轰动。人类探险的工作已经做完了吗?没有。还有无数的领域用得着探险精神。还有无数的事情需要克服重重困难,需要九死一生的冒险精神。
  书中的殖民者因为等不到英国的补给,濒临死亡的绝境,但在绝望中仍心存希望。他们勇于或被迫抛弃熟悉的生活环境,去勇敢探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在海上的搏斗,使他们在世界各个角落扎根,地图上曾经到处都是大英帝国殖民地的“粉红块”。“日不落帝国”早成历史,帆船时代的探索精神对于我们却仍然是有益的。地球上也许很难找到没被发现的大陆了,但是在大气层外的空间是无限的。

目录

植物学湾远征亲历记
1.从囚犯登船到舰队离开英格兰
2.从离境到抵达特内里费岛
3.从舰队抵达特内里费岛到它离开那里前往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4.从特内里费岛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的航行
5.从舰队抵达里约热内卢到舰队离开此地开往好望角,及关于巴西的一些评述
6.从巴西到好望角的航程以及舰队在好望角的 交易的报告
7.从好望角到植物学湾的航程
8.从舰队抵达植物学湾到撤离该地,对杰克逊港的占领。和土著人的会面,关于植物学湾附近地区的报道
9.杰克逊港的占领,海军陆战队和囚犯的下船
10.委任状的宣读,正式接管定居点,及有关这个地区的法庭及其公开审判程序的报道
11.对新南威尔士土著人的描述,以及我们和他们的交易
12.法国人离开植物学湾,“供给”号从诺福克岛返回以及鲍尔上尉在航行途中的发现
13.杰克逊港1788年4至5月份的事务进展
14.从6月初到舰队出发回欧洲
15.这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它的出产、气候等等
16.殖民工作的进展,捎这本书回英格兰的船出发时各方面的状况
17.关于建立殖民地可能给祖国带来的益处的一些想法补笔

杰克逊港殖民全记录
1.对1788年7月我的前一本书叙述截止时杰克逊港情况的追述
2.从第一舰队于1788年7月返航到当年年终殖民地进展详报
3.1789年年初到3月底殖民地进展详报
4.1789年4月和5月殖民地进展详报
5.截止到1789年末的殖民地的进展详报
6.从1790年年初至5月份殖民地进展详报
7.1790年6月、7月、8月殖民地进展详报
8.1790年9月初殖民地进展详报
9.1790年9月后半月和lO月份殖民地事务详报
10.“供给”号由巴达维亚返回;殖民地在1790年11月的状况
11.1790年11月殖民地的进一步的报告
12.1790年12月前期殖民地进展详报
13.直到1791年5月的殖民地进展详报
14.新南威尔士旅行日记
15.到1791年年末殖民地进展详报
16.直到1791年12月18日我离开时的殖民地进展详报,以及对当时情况的一些描述
17.有关这个地区的杂记。关于它的蔬菜生产。
关于它的气候。关于它的动物的出产。关于土著人,等等。
18.对于囚犯的观察
19.与在新南威尔士的海岸发展捕鲸业的可能
性有关的事实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新南威尔士地方和军队机构名单
索引

精彩书摘

  1.从囚犯登船到舰队离开英格兰
  海军陆战队和囚犯们先在朴次茅斯和普利茅斯的河中登船,整个远征舰队于1787年3月16日在马瑟班克会合,并且在那里一直待到5月13日。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在一艘运输舰上轻微地出现接触性传染病,整个舰队普遍健康。囚犯们精神高昂,几无埋怨及不满之声,倒似乎都急切地盼望着早点开拔。
  能否维持恰当的权威和秩序,事关看守囚犯的官兵的名誉和安全,因此,在登船的时候,囚犯们就立刻被最严厉地告诫:他们当中有任何不听指挥或企图强行逃跑行为的人,都将被立刻处死——这条指令是当着囚犯们的面发布给哨兵的。令双方高兴的是,情况还好,需要使用这种极端办法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发生,囚犯们的行为大体上是谦逊、顺从和规范的。说真的,假如我不在这里向读者证明他们的行为举止是如此谨慎、得体的话,那么,我会觉得我对不住那些不幸的人。
  耽搁了好多个星期,整日无所事事,这情形乍一看是挺无聊的,但也不是没有好处:正是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囚犯中间建立起一种必要的规制,形成一套安全防卫体系,以防万一那些人疯狂和绝望到想毁掉我们。
  在我们奉命行使的差事中,还有其他一些棘手的任务,检查所有送上船和从船上发出去的信件就是一桩烦人的、讨厌的活。在我所乘坐的那艘船上,信件的数量和内容经常让我感到非常吃惊。这些信件因写信的人性情不同而风格各异,但是最常见的话是:重返家园是很难啦,可怕的难受的航程,以及那个遥远的野蛮地区的可怖前景。但是,这种明显的沮丧绝少是出于伤感,而多数无疑是为博取同情和寻求接济而耍的一种把戏。信的最后无一例外地是要钱或者要烟草。对那些来自下层社会的烟民来说,烟草是一种极其奢侈的东西,而他们要烟草,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船上,除非生病,他们被禁止在任何情况下喝烈性酒。

前言/序言

  《澳洲拓殖记》包含英国人沃特金·坦奇(watkin Tench)所写的《植物学湾远征亲历记》 两本 书,第一本书初版于1789年,第二本初版于1793年。本次翻 译主要依据由澳大利亚博物馆研究员蒂姆·弗兰纳里编注、墨尔本的文本出版公司(The Text Publishing(Company)于1996年出版、2003年重印的两书合集本,书名《1788》。
  这两本书记述了英国向澳大利亚殖民的“第一舰队”航行过程及到达澳大利亚后头4年在悉尼的殖民拓展情况。作者 依据他本人亲历及转引他本人的日记而写成两本书,叙述真实、严谨,现场感很强,叙述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引人人胜。两本书故事连贯,并不重复。

用户评价

评分

比较真实的记录了一段历史。

评分

好书

评分

去澳洲前理解一下历史,非常推荐

评分

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

评分

内容不错,介绍详实 满②百减半活动真不错

评分

不错的书。《澳洲拓殖记》记述了英国向澳大利亚殖民的“第一舰队”航行 过程及到达澳大利亚后头4年在悉尼的殖民拓展情况。作者依据他本人亲历及转引他本人的日记而写成两本书,叙述真实、严谨,现场感很强,叙述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引人人胜。两本书故事连贯,并不重复。全书包括《植物学湾远征亲历记》和《杰克逊港殖民全记录》两书,是澳大利亚现代历史的起点之著,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英国人在1787年初到澳大利亚之后,如何靠岸、定居、开垦、与土著打交道、与大不殖颠联系、获得食物…… 在此书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帝国到达殖民地之后是如何开始殖民,美洲太散太大,亚洲历史太久,都不是考察殖民问题的好例子,只有澳大利亚是提供考察殖民问题最佳的标本,因为它基本没有传统文化、是一块很小的“新大陆”,更重要的是,第一次殖民部队从出发到定居下来,都有着亲身经历者坦奇的记录,再清晰不过了,如果要标本式的研究殖民,这本书是非常好的切入点。从书中我们会看到殖民者踏上殖民地的感觉、第一次见到土著的惊讶、开垦的艰辛、管理的困难……这本书,能够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殖民的“奇点”,实为珍贵。 书中没有交待原来的土著是什么人种。按我所查的资料显示,土著居民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其祖先可能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从东南亚迁入,18世纪坦奇他们到来时,约有30万人,分为500多个部落。社会尚处在原始公社制的早期阶段,部落无严密组织,常以地方群体或胞族为活动单位。盛行图腾崇拜。使用石、木、骨制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殖民时代惨遭屠杀人口锐减,幸存者被驱赶至中西部沙漠地带。1972年成立土著居民事务部,承认土著居民对部分土地的所有权。今多保持传统生活,少数人同化于白人社会,在牧场或其他企业工作。

评分

6岁时入塾读书,但是他童年也是一个笨小孩(详见《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上部)第一集:“谁来拯救笨小孩”)。但是他勤奋好学,坚持不懈。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评分

该书主要讲了英国人在澳洲拓殖的情况,虽然难免有些殖民者的心态,但是总的来说写的还是不错的,而且在西方不断的再版,可见其生命力了...

评分

书很好,值得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