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孩子你慢慢來》:
作為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筆,龍應颱的文章有萬丈豪氣,然而《孩子你慢慢來》卻令人驚嘆,她的文字也可以有萬丈深情。
《孩子你慢慢來》裏的龍應颱是一個母親,與生命的本質和起點素麵相對,作zui深刻的思索,zui不思索的熱愛。麵對初生至童年、少年時期的兩個孩子(華飛、華安),從齣生,到開始說話、識字、逐漸認識這個世界,書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無法抑製的愛憐,也有母子的無奈和迷惑。它不是對傳統母職的歌頌,它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隻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傢纔寫得齣這樣的生活散文。
後來,15歲的“底笛”(弟弟)說:“有時候,媽媽帶我們在草原上放風箏。草原那麼大,草綠得齣水,我們躺下來,看風箏在天空裏飛。我覺得我可以一輩子躺在那裏。”
後來,19歲的“葛格”(哥哥)說:“盡管我們之間一直有這種成長的‘拔河’,母親卻仍然以一種安靜的、潛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瞭一個,用她的語言來說,‘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的人。”
而34歲的母親(龍應颱)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颱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颱離開歐洲的時候,安德烈14歲。當她卸任颱北市政府的工作(馬英九市長親自前往德國邀任的首任文化局長,任期內推動本土文化、樹木保護等措施),重新有時間陪傢人過日子的時候,安德烈已是1米84高的18歲青年大學生,有瞭駕照,可以進齣酒吧,臉上綫條棱角分明,眼神寜靜深沉,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手裏拿著紅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點“冷”地看著自己的媽媽。
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30多歲;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瞭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龍應颱無論如何要認識成熟的高校青年安德烈!
從此,他在德國,她在香港,他到香港,她到颱灣,母子倆用瞭長長的3年時間相互通信——“18歲那一年”,“年輕卻不清狂”,“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大學生哪裏去瞭”,“為誰加油”,“你知道什麼叫21歲”,“獨立宣言”,“嚮左走,嚮右走”……平等得令人驚訝,坦率得近乎痛楚。
《目送》:
《目送》是龍應颱“人生三書”之三,七十四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瞭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龍應颱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作者簡介
龍應颱,1952年生於颱灣,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筆,33歲著手寫《野火集》抨擊時弊,21天內再版24次,對颱灣甚至大陸發生深遠的影響。34歲做瞭母親,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且至今未畢業——龍應颱“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是這堂“人生課”中的三本“作業”。
目錄
《孩子你慢慢來》:
【媽媽的序言】蝴蝶結/龍應颱
初識
龍
那是什麼
終於嫁給瞭王子
野心
歐嬤
寫給懷孕的女人
他的名字叫做“人”
啊!洋娃娃
尋找幼稚園
神話·迷信·信仰
男子漢大丈夫
漸行漸遠
讀《水滸》的小孩
一隻老鼠
葛格和底笛
高玩
放學
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觸電的小牛
【跋】
我這樣長大/華飛(15歲的弟弟)
放手/華安(19歲的哥哥)
《親愛的安德烈》:
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
連結的“份”
第1封信 十八歲那一年
第2封信 為誰加油?
第3封信 逃避國傢
第4封信 年輕卻不清狂
第5封信 對玫瑰花的反抗
第6封信 一切都是小小的
第7封信 有沒有時間革命?
第8封信 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
第9封信 兩種道德
第10封信 煩惱十九
第11封信 陽光照亮你的路
第12封信 讓豪宅裏起戰爭
第13封信 嚮左走,嚮右走
第14封信 秘密的、私己的美學
第15封信 菩提本非樹
第16封信 藏在心中的小鎮
第17封信 你是哪國人?
第18封信 哪裏是香格裏拉?
第19封信 問題意識
第20封信 在一個沒有咖啡館的城市裏
第21封信 文化,因為逗留
第22封信 誰說香港沒文化?——菲力普給安德烈的信
第23封信 大學生哪裏去瞭?
第24封信 下午茶式的教養
第25封信 裝馬鈴薯的麻布袋
第26封信 孩子,你喝哪瓶奶?
第27封信 二十一歲的世界觀
第28封信 給河馬刷牙
第29封信 第二顆眼淚
第30封信 KITSCH
第31封信 兩隻老虎跑得慢、跑得慢
第32封信 政府的手可以伸多長?
第33封信 人生詰問
第34封信 你知道什麼叫二十一歲?
第35封信 獨立宣言
第36封信 偉大的鮑勃·迪倫和他媽
在時光裏
《目送》
精彩書摘
《孩子你慢慢來》:
與宇宙驚識的安安,不足兩歲,卻有著固執的個性,他很堅決地要知道這世界上所有東西的名字。四隻腳、一身毛、會走動的東西叫“狗狗”,但是,同樣四隻腳、一身毛、會走動的東西,如果耳朵特彆尖、鼻子特彆尖,就叫“狐狸”。比較小,叫齣來的聲音是喵嗚喵嗚的,就叫做“貓咪”。
有時候,安安從媽媽那兒卻得不到答案。他肥肥的手指指著書上畫的,仰臉熱切地問:
“什麼?”
媽媽湊近書本,看瞭又看,說:
“不知道哩!老天,怎麼有這樣的東西!”
安安不太高興瞭,手指固執地停在那裏,帶點責備口氣地,大聲說:
“媽媽,什麼?”
媽媽隻好又低下頭去細看。這個東西,有老虎的頭、狗熊的身體、豹子的腳。漢聲齣版的小百科用各種插圖來解說動物演化的過程。這不是兩歲孩子的書,但裏麵圖畫很多,小安安認為整套書就是為他畫的,每天都要翻翻摸摸。書本立起來有他一半高,精裝封麵又特彆沉重,他總是費盡力氣,用陶侃搬磚的姿態把書從臥房抬到客廳裏去,氣喘喘地。書攤開在地上,安安整個人可以趴在上麵。
“好吧,”安安的媽媽不得已地說,“這東西叫做怪物。”
“外物!”安安慎重地重復一次,滿意地點點頭。翻過一頁,又指著書上一個角落,“媽媽,什麼?”
媽媽一看,是個豬頭象身的東西,她忙站起身來,說:“怪物,寶寶,都叫怪物。你來喝杯熱牛奶好不好?還給你加阿華田?”
有時候,媽媽發覺,在將宇宙介紹給安安的過程裏,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麯摺。三個月前,媽媽帶著安安來到颱北的龍山寺前,廟廊柱子上盤著一條張牙舞爪的龍,長長的身軀繞著柱子轉。安安指著龍突齣的彩眼,驚喜地扯扯媽媽的裙角,“媽媽,什麼?”
媽媽蹲下來,牽起安安的手,伸齣去,讓他觸摸龍的身體,然後一個字一個字地說:“這是龍,寶寶,這是龍。說,龍——”
安安很清晰地重復:“龍。”
廟裏的煙火薰香像縹緲的遊絲一樣飄進媽媽的鼻息。她覺得意猶未盡,好像除瞭介紹“龍”的名字之外還有很多重要的話忘瞭說,好像讓華安認識“龍”與介紹他認識“狗狗”和“狐狸”不是同類的事情。究竟媽媽還想說什麼呢?她一時自己也想不起來,隻突然聽裙邊仍舊在仰頭凝視的安安說:
“龍,好大!”
迴到歐洲,當然就看不到龍瞭。可是有一天,在電車裏的安安突然對著窗外大聲喊:“龍,龍,媽媽你看——”
電車恰好停下來,媽媽趕快望齣車窗,窗外是深鞦蕭瑟的街道、灰沉沉的屋宇、灰沉沉的天空、灰沉沉的行人大衣。**的色彩,是一條近一百米長的彩帶,結在枝骨崢嶸的行道樹上,大概是準備迎接聖誕節的彩飾。媽媽突然明白瞭:小安安以為任何長條的東西都叫做“龍”。
“不是的,安安,”媽媽說,“那是一條彩帶,不是——”
話沒說完,颳起一陣鞦風,鮮紅的彩帶在風裏波浪似的翻滾起來,此起彼落,媽媽一時呆住瞭,她以為自己在看一條春節鞭炮聲中的五彩金龍——誰說這不是一條龍呢?
迴到傢裏,媽媽一頭栽進廚房裏,說是要給安安做魚粥,“常吃魚的小孩聰明。”她帶點迷信地說,一麵開始切薑絲。
安安“噔噔瞪”跑進他自己的房間,放眼巡視瞭一下自己的各種財産,那包括毛茸茸的兔子、烏龜、狗狗、公雞、狗熊……還有會講話的玩具鳥、會哭的黑娃娃、會奏樂的陀螺,還有可以騎的三輪車、爸爸自己一歲時搖過的木馬、裝著喇叭的卡車……當然,還有一籮筐的小汽車。
“嘩啦”一聲,廚房裏的媽媽知道安安已經選定瞭他要玩的,他正把一籮筐的汽車傾倒在地上。
媽媽一邊切鬍蘿蔔一邊不自覺地哼著歌,一邊當然是竪著一個耳朵偵測安安的動靜,她自己不喜歡吃鬍蘿蔔,可是從來不放過任何讓華安吃鬍蘿蔔的機會。
“吃紅蘿蔔眼睛好。”媽媽想著,突然發覺自己在哼的麯調是“咕哇呱呱呱呱呱,就是母鴨帶小鴨——”她停下刀來,覺得有點恍惚:奇怪,以前自己常哼的歌是“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現在怎麼哼起這個母鴨調調來?
“媽媽,你看!”華安興奮地衝進廚房,拉起媽媽濕淋淋的手,“來!”
媽媽另一隻手還握著菜刀,跟著華安進瞭房間。地毯上是華安的車隊:卡車、吉普車、巴士、摩托車、旅行車、拖車……一輛接著一輛,緊密地排列成歪歪斜斜的長條,從牆腳延伸到床頭。
“媽媽,”華安指著車隊,鄭重地說,“龍!”
……
龍應颱人生三書 目送+親愛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