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正版就行,OK
评分所谓才学小说就是指作品中有大量作者本身所精通的才华学问,诸如作诗作词,论学说艺,数典谈经等,作家博学多才,对各方面的学问都有研究。这类小说的代表作当数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由于作者精通音律,
评分很不错的书,值得购买。
评分送你一颗子弹这本书的印刷质量是非常不错的,很喜欢,而且价格相对来说很实惠,可谓物美价廉,无论是装订方式,还是发货包装个人感觉都是很不错的.买之前还特意看了一下编辑推荐,本来还有点犹豫,看到这么多名人都喜欢刘瑜著写的送你一颗子弹也就打消了我的犹豫.简单的看了下送你一颗子弹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我发觉我已经喜欢上它了,尤其是书中的一段我认识一些渊博的人。他们是另一种生物。这些人一般对罗马史都很有研究,对每一种农作物的起源也如数家珍,经常探讨的问题包括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只到底有多大,以及下一场科技革命究竟会发生在什么领域,对三国水浒红楼梦里面的谁跟谁通奸,那搞得简直是一清二楚。这些都是我不懂的,所以跟他们在一起,我总是感到很惊恐。问题是,作为一个文科博士,我似乎有渊博的义务。人们指望我了解澳大利亚选举制度和加拿大选举制度的不同,指望我说清中亚地区在人种进化过程中起的作用,还指望我对1492年这一年的历史意义侃侃而谈。但是,我哪知道这么多啊,我只是人类而已。其实我也企图渊博来着,也时不时挑灯夜战抱着厚厚的历史地理科普书啃啊啃,指望第二天在某场对话中不经意地引经据典。后来发现,一般来说,当我看到100页的时候,就会忘了前50页的内容,等我回头去复习前50页的内容,又忘了第100页的内容,于是我转来转去,气喘吁吁,最后好不容易把所有100页大致都记住了,过了一个月,却连这本书的作者都忘记。渊博的人是多么神奇啊,他们的大脑像蜘蛛网,粘住所有知识的小昆虫。而我的大脑是一块西瓜皮,所有的知识一脚踩上,就滑得无影无踪。认识到这一点后,出于嫉妒,我就开始四处散布知识智慧无关论。我的观点是这样的知识只是信息而已,智慧却是洞察力。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可能看问题很深刻,一个读书万卷的人可能分析问题狗屁不通。我甚至发明了一个更邪恶的知识智慧负相关论,在目睹一些知识渊博但逻辑比较混乱的人之后,我非常以偏概全地认为渊博的人往往不需要很讲逻辑就可以赢得一场辩论,因为他们可以不断地通过例证来论证其观点,而大多数不那么渊博的人都因为无法举出相反的例子而哑口无言,以至于渊博的人的逻辑能力得不到磨练,但事实上,例证并不是一种严密的科学论证方法。得出这个结论后我非常振奋,获得了极大的心理安慰。可
评分(7)课后要及时检查笔记。下课后,从头到尾阅读一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将遗漏之处补全,将错别字纠正,将过于潦草的字写清楚。同时将自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将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右侧空白处。这样,使笔记变得更加完整、充实、完善。
评分版本有点老
评分学习的良师益友,是正版的!
评分你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你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听和理解上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