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评分多看点书 是好事情 特别是佛教书籍
评分对入门了解佛教的基础知识很有帮助
评分书收到了还可以就是书角有些损坏希望卖家能把包装弄好点
评分作者简介魏承思,1951年生于上海,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UCLA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学士,先后师从杨廷福、苏渊雷、赵朴初和南怀瑾等名师研习佛学。1990年,应赵朴初会长邀请担任中围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现任香港佛学研究协会会长,太湖大学堂专任教授。著有《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佛教的现代启示》(中华书局1990)、《佛教与人生》(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中国佛教》(上海三联书店1990)等,主编《佛教与人生系列丛书》(明报出版社1997),发表佛学论文数十篇,并分别为《南怀瑾全集》、《星云大师佛学精选》以及赵朴初、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先生的著作撰写前言和序。
评分别人给介绍的,所以特意买来看看,书写的是真不错
评分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评分书是南师推荐并作序,了解一定要看。印刷不错,就是封面易掉色, 魏成思的国学的书也看过,提纲挈领,也值得一看、 太湖大学堂教授魏承思所著《现生说法看佛教》文辞华丽优美,意境清幽朴实。 从佛教常识说到佛法的精义不但深入浅出,还告诉我们如何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来实践佛法! 本书能让你认识人生意义,增进人生修养,改变人生态度。人生佛教的启蒙读物,现代佛教的研究力作,学佛做人不能不读的一《现生说法看佛教》。佛教作为一种人生宗教,一种人生哲学,比西方神学更能契合现代人的精神需要。 作者简介魏承思,1951年生于上海,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UCLA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学士,先后师从杨廷福、苏渊雷、赵朴初和南怀瑾等名师研习佛学。1990年,应赵朴初会长邀请担任中围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现任香港佛学研究协会会长,太湖大学堂专任教授。著有《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佛教的现代启示》(中华书局1990)、《佛教与人生》(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中国佛教》(上海三联书店1990)等,主编《佛教与人生系列丛书》(明报出版社1997),发表佛学论文数十篇,并分别为《南怀瑾全集》、《星云大师佛学精选》以及赵朴初、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先生的著作撰写前言和序。 佛不是在帮助一个人长生不老,而是要他看出生命的真实现象,发现它的圆满意义。佛也不教人变贫为富,化逆为顺,而是教人面对厄运时如何超脱,陷入困境时如何自处。当然也启发我们在顺境中,应当如何作有智慧的回应。佛法是指佛陀解释的宇宙生命之真谛。佛陀则是在我们这个世界发现这一真谛的第一人。佛教则是指追求佛法的一种实践活动,包括对佛法、佛和僧的信仰。 中国的佛教发展从达摩祖师(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以来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因为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次毁灭性的破坏,(当然不单指佛教,还有中国的其他文化种类,都没有使这些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导致佛教在民众间的教义和民众对它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很严重的扭曲,说到佛,百份之九十五的人把它单独看成了拜佛烧香,而没有理解到佛的意义和真谛,加上没有专门的机构对普罗大众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系统的学习,而且因为历史的关系,国民的文化素质也偏低,所以很多对佛有研究和理解的学士也只能望佛兴叹,因为要把佛的意义和真谛做全面的推广真的是很难。所以一些正确描写佛教的书籍的意义也就越发的贵重,在现在这个时代,要怎样拿起放下,戒除心里的贪,嗔,痴,是当今社会要保持平稳安定祥和所必要的条件。只有个人心中祥和安定了,这个社会才能祥和安定。
评分老买了,价格公道,送货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