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不同文化之間不僅僅有著語言和風俗上的差異,更重要的是還有著文化心理的差異。《跨文化溝通心理學》即從文化與心理的角度,詮釋文化作為人類心理活動的載體和環境,對跨文化溝通的情境、過程、風格及結果的影響。為瞭提供更為實用的跨文化溝通技能,《跨文化溝通心理學》從心理學研究齣發,細述跨文化溝通的語言障礙、風格障礙、認同感障礙、文化心理障礙的心理學基礎,並闡述如何理解他人、影響他人、說服他人,學會溝通中的對話藝術,掌握非語言溝通的技巧,以及跨文化溝通中的衝突解決和談判的藝術。實為心理學、對外經濟和貿易、新聞、工商管理、旅遊等專業從業人員和專科以上師生可以選用的教材。
目錄
第一部分 挑戰篇
第一章 什麼是跨文化溝通/1
第一節 跨文化溝通的界定/4
第二節 跨文化溝通的特點/8
第三節 跨文化溝通的社會場景/13
第二章 學習跨文化溝通的必要性/24
第一節 國際化的需求/24
第二節 自我的超越/30
第三章 什麼是文化/34
第一節 文化是生活方式/34
第二節 文化是曆史傳統/38
第四章 文化與心理/43
第一節 文化是人類的基本需求/46
第二節 文化是人類的行為標準/53
第三節 文化是人類心理活動的特性/59
第二部分 障礙篇
第五章 語言障礙/63
第一節 語言的跨文化差異維度/65
第二節 語言和人類行為/69
第三節 語言的跨文化詞匯差異/72
第六章 溝通風格的障礙/78
第一節 高情境和低情境的溝通文化/78
第二節 溝通風格的文化差異/84
第七章 認同感的障礙/94
第一節 社會認同感理論/95
第二節 認同感的心理基礎/97
第三節 認同感的心理後效/102
第八章 文化心理的障礙/109
第一節 行為的異同/110
第二節 情感活動的異同/113
第三節 思維方式的差異/118
第三部分 技巧篇
第九章 影響的技巧/131
第一節 影響的過程/131
第二節 影響的兩種途徑/142
第三節 下意識的影響/147
第十章 說服的技巧/153
第一節 說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153
第二節 說服的要素/158
第三節 說服的技巧與原則/164
第十一章 發現自我/175
第一節 自我的意義/175
第二節 自我與文化/183
第十二章 理解他人/188
第一節 理解社會觀念的差異/188
第二節 理解時間觀念的差異/194
第三節 理解人格觀念的差異/197
第四節 道德觀念的文化差異/200
第四部分 行動篇
第十三章 對話的藝術/211
第一節 如何開始對話/212
第二節 如何傾聽對話/217
第十四章 非言語溝通/220
第一節 非言語溝通的類彆/220
第二節 接觸文化和非接觸文化/223
第三節 個人空間的文化差異/z26
第十五章 跨文化的衝突解決和談判/228
第一節 跨文化的衝突解決/228
第二節 跨文化的談判/234
第十六章 如何宣傳中國文化/242
第一節 誤區的超越/243
第二節 中國文化的宣傳之道/247
第三節 如何進行敏感問題的跨文化溝通/252
精彩書摘
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信息、情感、思想的傳遞。跨文化溝通與一般的溝通有所不同,其關鍵就是溝通的對象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這種不同文化背景的差異會導緻溝通方式、過程、結果的差異。因此,誤解、猜忌、迷惑甚至敵意等一係列問題在跨文化溝通過程中經常齣現。一個成功的跨文化溝通者,不僅要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擁有足夠的知識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有全麵的瞭解。
溝通有兩種方式,即言語的溝通和非言語的溝通。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情感和信息的溝通大多都是通過非言語的方式溝通。根據心理學傢的研究,一個信息對信息接受者的影響,其中7%是由雙方使用的詞匯決定的;38%是由言語綫索來決定的,包括說話的語調、音量、語速以及其他語言的相關特性;其他55%的作用來源於非言語的綫索,包括麵部錶情、手勢、身體的姿態等。可以這樣說,決定溝通質量的因素不是由我們送齣的信息決定,而是由我們輸送的方式及在對方頭腦裏所産生的效果決定的。
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很多非言語溝通的例子,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就把這種非言語溝通描繪得惟妙惟肖。其中有一段非常精彩:孫悟空在花果山生活多年之後,決定離開水簾洞去拜師學藝,於是他漂洋過海,遍訪名山,最後終於尋到瞭靈颱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師那裏,並被祖師納為徒弟。一日,菩提祖師登壇傳道,悟空聽到盡興之處禁不住手舞足蹈,眉開眼笑。於是菩提便用戒尺打瞭悟空三下,然後撇下眾門徒倒背著手獨自從中門走瞭。聰明絕頂的孫悟空,很快便領悟到瞭菩提祖師的意思:師傅打他三下,是叫他三更前去;倒背著手走人中門將門關上,是叫他從後門進去,以便在密室單獨傳授他法術武藝。悟空自是萬分歡喜,好不容易盼到三更時分,他躡手躡腳地來到師傅的榻前,求師傅傳授他長生之妙道。菩提見悟空心靈佛道,便將種種法術一一傳授。悟空認真傾聽,勤奮操練,幾年之後便學會瞭七十二變,成瞭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
前言/序言
每年,我都會把我在伯剋利加州大學的美國研究生派到中國來,每次當他們在中國待瞭幾個星期後迴到美國時,他們都會很高興的來找我,並且興奮地告訴我,他們的確很驚詫,之前他們對中國有著太多的誤解,他們說“我們所知道的很多關於中國的事情都是錯誤的”。
為什麼他們對中國的印象和實際的經曆會有如此大的差彆呢?這是否是由他們的政治偏見所導緻的呢?我們能否將這些差異完全歸結於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妖魔化呢?事實永遠比簡單的推測復雜得多。我相信我的學生應該是比較具有獨立思維和批判精神的,相對於一般美國民眾來講,他們對西方媒體是抱著懷疑態度的。事實上,他們應該是對中國相當友好的人士,要不然也不會跟隨我這樣一個美籍華人心理學傢從事跨文化心理學研究。為瞭從事這方麵的工作,我也經常鼓勵和要求他們去搜尋和閱讀反映中國社會、文化和曆史變化的文獻和文章。他們也經常從我所訂閱的中國書刊及從中國大使館所給予的材料中瞭解許多有關中國的現狀。但是,這些宣傳材料並沒有發揮它們應該發揮的作用。我的這些學生甚至直截瞭當地對我說:“好像中國人不太關心或者是根本不知道如何與外國人進行交流與溝通。”
當然這一結論是不全麵的,甚至有可能是錯誤的,中國政府和普通民眾實際上非常關注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為什麼我們的努力和工作沒有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溝通效果?這就是這本書所要解決的問題。
毫無疑問,我們的宣傳方式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已經從極左式的、一廂情願的灌輸和傲慢的、仇視性的溝通方式,變成相對輕鬆、公平和理性的溝通方式。但是我們認為這樣的溝通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對外國人的文化心理和他們的溝通風格缺乏足夠的瞭解。從中國社會發展的要求來看,我們跨文化溝通的能力。
跨文化溝通心理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