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回眸中国历史,我们也许看不见多少“伟大的建筑”,但却绝不能轻率抛弃深藏于内的建筑思想。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依据作者在北大开授中国传统建筑通选课的讲义而成,该课程在北大很受欢迎,是历年来最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与通常讲述中国传统建筑的著作相比,突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文特质,尤其注重思考在当下西方建筑观念和建筑设计占据强势的情况下,如何挖掘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
与此同时,作者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各种类型,宫殿、园林、佛塔、桥梁等,并配有大量插图,与精湛的文字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
方拥,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著名建筑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后长期从事传统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参与主持泉州开元寺、新加坡双林寺等名刹的修缮工程,也是最早研究闽南建筑、客家土楼及中国虹桥的学者之一。调入北京大学之后,一直进行传统建筑保存和复兴的实验,倡导将古代中国的“卑宫室”思想与当代全球的生态理念熔于一炉,探索南北通融、东西交流宏观视野下的古代建筑思想史。出版有介绍北大校园建筑的《藏山蕴海——北大建筑与园林》。目前担任国家项目《清史·图录》的建筑卷主编。
内页插图
目录
引言
第一讲 中国传统建筑概说
一 名辞释义
二 要素分析
三 建筑空间
四 建筑意匠
五 建筑师
第二讲 建筑背景中的历史与智慧
一 欹器与中庸之道
二 舜之虞
三 “义正”社会的追求
四 生物多样化与文化多元化
五 “李约瑟难题”与“奇技淫巧”
第三讲 新石器建筑的多样化
一 南部平原湿地的干栏“长屋”
二 西北黄土高原的横窑与竖穴
三 中原丘陵坡地的半地穴“大房子”
四 东部丘陵坡地的半地穴“排房”
第四讲 南北建筑的碰撞与融通
一 防洪的圩垸和御敌的城堡
二 堆土垒筑与夯土版筑
三 结构、构造与设备
四 甑鬲觑与鼎豆壶
第五讲 两种建筑思想的互动
一 全球语境下的讨论
二 《周易》中的大壮:壮丽与礼制
三 先秦诸子论“卑宫室”
四 一姓与万姓
第六讲 主流观念在建筑中的反映
一 春秋后期:高台榭美宫室
二 西汉:非壮丽无以重威
三 北宋:时弥近者制弥陋
四 余响:清漪园与乾隆帝
第七讲土木结合及其演进
一 土窟木巢
二 干栏
三 窑洞
四 土木结合及其演进
第八讲 建筑材料的文化选择
一 有关木、石两种材料的执着
二 石加工技术与艺术
三 拱券的适应性与优点
四 异类的闽南石构
第九讲 阙与观的虚实之辫
一 先秦阙的由虚而实
二 秦汉阙的辉煌
三 阙的后期流变
四 华表与牌坊
五 阙与司空
第十讲 城门城楼与结构的执着
一 城门的由虚到实
二 城楼下部的支撑结构
三 埃菲尔铁塔的花边
第十一讲 中西木拱桥的结构比较
一 从木梁、石拱到木拱桥
二 西方古代的木拱桥
三 材料与结构的搭配
第十二讲 仙楼佛塔及其向大地的回归
一 仙人好楼居
二 伽蓝塔影
三 回归大地
第十三讲 生死观念与墓葬制庹
一 鬼神之事
二 丘居探源
三 燕丘述旧
四 古也墓而不坟
五 丘垄若山
六 骊山与霸陵
七 龙脉逶迤
第十四讲 园林中的天地与人心
一 因借与体宜
二 平淡无奇之佳境
三 海上神山及其禁忌
第十五讲 风水中的理性思维
一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二 风水形胜
三 攻位于内
四 流巽及其补足性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从终极意义上说,全世界都不能不为她们感到悲哀,各国人都应当从中汲取教训。这是一个过于宏大的叙事,但是概而言之,首先可以从“文化多元化”的原则着眼。我们认为,“文化多元化”与“生物多样化”有着相同的合理性,正如“生物”来源于“自然”那样,产生“文化”的温床也是“自然”。因为“文化”的创造者是“人”,而“入”不过是自然中的“高级生物”之一。若将“文化”的源头追溯到开始于300万年前的“第四纪”,我们就会明了,在研究“生物”的自然学科与研究“文化”的人文学科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在第四纪,北半球的高山出现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冰川的扩进和退缩,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两者的多次交替导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气候带的转移和动植物的迁徙或绝灭等事件,这些都对早期人类的体质、文化及居住范围发生过极大的影响。因此,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成果便成为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必不可少的依据。
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战争中的多次惨败,中国人开始沉痛的反省。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新文化运动,大体皆为终告失败的慷慨悲歌。在泪眼迷离之中,曾国藩、李鸿章说,中国的器物不如人;康有为、梁启超说,中国的制度不如人;胡适之说得最彻底,要承认我们万事不如人,我们科技不如人,文学不如人,建筑不如人,身体不如人,我们什么都不如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死心踏地地去向别人学习。
从如此深刻的反省开始,中国经过长期的全盘西化,直到20世纪末的自我殖民。今天中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经济上俨然成为世界『生的巨头。但是中华民族是否已经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中国是否真的已经从整体文化上堪称世界强国?事实未必那么乐观!在国土安全不受侵犯、国民生计不再担忧之后,民族信心的重建也许是当前最为紧迫的工作,民族精神的树立才是一个国家自立自强的基本保证。杨叔子教授说得太对了: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邻居印度的前车之鉴,似乎并未引起国人的重视。
前言/序言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由北京大学发起,全国十多所重点大学和一些科研单位协作编写的一套大型多学科普及读物。全套书系计划出版100种,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第一、二批近50种将在2004年内出齐。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出任这套书系的编审委员会主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任执行主编,来自全国一大批各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主持各书的撰写。到目前为止,这是同类普及性读物和教材中学科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编撰阵容最强的丛书之一。
本书系的定位是“通识”,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而设计的讲座类书系,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通识课(通选课)的教材和课外读物。
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的趋势。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造就更多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全国许多大学都在调整课程,推行学分制改革,改变本科教学以往比较单纯的专业培养模式。多数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中,都已经规定和设计了通识课(通选课)的内容和学分比例,要求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之外,选修一定比例的外专业课程,包括供全校选修的通识课(通选课)。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学校虽然在努力建设通识课,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缺少统一的规划,到底应当有哪些基本的通识课,可能通盘考虑不够;课程不正规,往往因人设课;课量不足,学生缺少选择的空间;更普遍的问题是,很少有真正适合通识课教学的教材,有时只好用专业课教材替代,影响了教学效果。一般来说,综合性大学这方面情况稍好,其他普通的大学,特别是理、工、医、农类学校因为相对缺少这方面的教学资源,加上很少有可供选择的教材,开设通识课的困难就更大。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