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缀集》是全部《旧文四篇》和半部《也是集》的合并。前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79年9月出版,后书由香港广角镜出版社于1984年3月出版,两书原有的短序保存为此集的附录。这本书是拼拆缀补而成,内容有新旧七篇文章。古代有“五缀衣”、“七缀钵”等名目,故题为《七缀集》。
##正好前两天读本雅明《译者的任务》,可与林纾的翻译一篇相生发。读了那篇朗费罗,愈发对翻译不解起来。本雅明写到最后极度的理想主义,他所谓的理想译本读起来牛逼得一塌糊涂可操作性我不敢恭维。“愈好的文本可译性愈强。”靠谱吗? 有待商榷。“一个圆的切线只在一点上同圆轻轻接触,由此便按照其既定方向向前无限 延伸。同样,译作只是在意味这个无限小的点上轻轻地触及原作,随即便在语言之流的自由王国中,按照忠实性的法则开始自己的行程。”很棒的想法 天下之大,能做到的有几人?然后我也能很鄙俗的说一句我看历史就是喜欢看段子吗(
评分##不见得有多深的道理,但学识深厚令人惊叹,加上絮絮叨叨的闲谈笔调简直太妙啦!
评分##仅仅喜欢林琴南那篇文字。
评分##以才学为文,所著知识密度之大。对他而言,学贯中西,并不算过誉。在谈论诗学和其他文艺理论问题时引证了大量的唐、宋、清及近代词。他在引证和议论时诚然不是为了专门解决词学问题,但却在有意无意间讨论和解决了许多有关词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方面的问题。最有理论创新意义的创新是对北宋以来的词家所普遍运用的“通感”这种描写手法的探讨和阐释: 对宋词稍有涉猎的人都知道,北宋文人宋祁的《玉楼春》词中有写景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为时人所激赏。钱老开头就以宋祁的句子“入话”,摆出了清人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指出:“宋人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人诗词里用‘闹’字写景的例子是很多的,说明:“‘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评分##光就这本来说,逞才过甚,记忆力涨破理念,有知识无境界。在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的同时信息量如此贫乏,倒也是挺不容易的。
评分##不见得有多深的道理,但学识深厚令人惊叹,加上絮絮叨叨的闲谈笔调简直太妙啦!
评分##四星是为了,给谈艺录和管锥编留余地。
评分##这知识储备神级了,简直行走的图书馆,钱先生是吃了记忆面包么orz。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评分##正好前两天读本雅明《译者的任务》,可与林纾的翻译一篇相生发。读了那篇朗费罗,愈发对翻译不解起来。本雅明写到最后极度的理想主义,他所谓的理想译本读起来牛逼得一塌糊涂可操作性我不敢恭维。“愈好的文本可译性愈强。”靠谱吗? 有待商榷。“一个圆的切线只在一点上同圆轻轻接触,由此便按照其既定方向向前无限 延伸。同样,译作只是在意味这个无限小的点上轻轻地触及原作,随即便在语言之流的自由王国中,按照忠实性的法则开始自己的行程。”很棒的想法 天下之大,能做到的有几人?然后我也能很鄙俗的说一句我看历史就是喜欢看段子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