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十六傢山水畫技法圖解(附中國曆代畫論重要論點淺釋)

唐宋元十六傢山水畫技法圖解(附中國曆代畫論重要論點淺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劉鬆岩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美術齣版社
ISBN:9787102016979
版次:1
商品編碼:1005511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199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唐宋元十六傢山水畫技法圖解》係參照明代的“浙派”巨匠藍瑛所繪16幅仿古山水冊頁編繪而成,包括自唐王維至元“四傢”的唐、五代、北宋、南宋、元的16位不同流派山水畫傢的技法。
  書中對每位畫傢的生平及藝術特點作瞭簡介,對每一幅作品的勾、皴擦點、染墨、設色分步驟作瞭具體的技法分析。本書的齣版,填補瞭曆來缺乏此類技法書的空白。

內容簡介

  《唐宋元十六傢山水畫技法圖解(附中國曆代畫論重要論點淺釋)》根據“浙派”畫壇巨匠藍瑛所繪16幅仿古山水冊頁編繪而成,包括自唐、五代、北宋、南宋、元16位不同流派山水畫傢的技法。
  書中對每位畫傢的生平及藝術特點作瞭簡介,對每一幅作品的勾、皴擦點、染墨、設色分步驟作瞭具體的技法分析。本書的齣版,填補瞭曆來缺乏此類技法書的空白。
  書中附有學習山水畫的階段、中國曆代畫論重要論點淺釋及自學國畫的參考書目,以幫助初學者按部就班進行學習,瞭解山水畫的發展脈絡、創作指導思想、品評標準等方麵的知識。
  本書適閤初學繪畫者及中、老年書畫愛好者業餘練習、臨摹,是一本簡明實用的技法書,工具書。

作者簡介

  劉鬆岩,原籍河北省撫寜,1927年生於吉林省永吉縣,1946年結業於教育部特設北平臨時大學第八分班(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啓濛老師賈羲民,後為溥鬆窗、吳鏡汀、黃賓虹、田世光等先生入室弟子。係統研究曆代名傢技法,傳統功力深厚。啓功先生曾稱道他的山水畫“筆墨如繁弦密節,絲絲入扣。信可謂古不乖時,今不同弊者”。
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覽,在書刊中登載,並被數傢博物館、文史研究館收藏。著有《少年書法入門》《唐宋元十六傢山水畫技法圖解》及《國畫學》等書。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老年捲)編寫中國畫(山水部分)詞條。參加人民美術齣版社高中美術課本中國畫部分的教材及教參編寫工作。其作品《長城》被選送參加為2己念聯閤國成立55周年舉辦的“2000年聯閤國世界和平美術大展”,獲銀奬。北京市郵政局發行《劉鬆岩專輯》國匭長城明信片一套。北京釣魚颱國賓館邀其繪製巨幅傳統水墨山水《黃河之水天上來》。 現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兼《書畫函授》專欄作者;中國長城學會、中國老年書畫會、北京市書法傢協會、北京市美術傢協會會員;中國三峽畫院、中國鐵道老年書畫會、中國清風書畫協會及中國公共關係協會藝術顧問。

目錄

前言
唐宋元十六傢山水畫技法彩圖
唐 王維:王右丞關山積雪法
五代後梁 關同:關同畫法
五代南唐 董源:北苑太守法
北宋 李成:李鹹熙畫法
北宋 範寬:範華原溪山鞦色
北宋 郭熙:郭河陽溪山漁隱法
北宋 王詵:王晉卿法
北宋 米芾:米南宮法
北宋 趙令穰:趙大年法
南宋 李唐:李希古畫法
元 趙孟頫:趙鬆雪畫法
元 黃公望:一峰老人富春山捲中之法
元 吳鎮:梅沙彌畫法
元 趙雍:趙仲穆畫法
元 王濛:黃鶴山樵法
元 倪瓚:倪元鎮畫法
附錄
山水畫基礎技法簡介
臨摹、寫生與創作
畫論釋詞
自學中國車部分書刊簡介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13年前,我們推“數位典藏國傢型科技計劃”時,這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個。它的極大作用,是學術資源的極大公共化。這個計劃光數位典藏部分,就有將近400萬件,包括資料、圖片以及各式各樣的東西。我們有一位研究上古史的學者,透過這個平颱發現,原來有一件青銅器物的蓋子在瑞典,器身在“中研院”。如果沒有數位的方式,你要到倉庫裏麵一個一個填單調齣來,那是很睏難的。

評分

隻有一句話,就是好好好好好

評分

   他說:“我會不愛你嗎?不愛你?不會。愛你就像愛生命。”

評分

非常好的書,非常非常棒,如果你想學國畫,想學山水畫,一定要擁有一本,希望店傢繼續努力。

評分

  我們這一代的情況跟他們又不一樣,“自由民主”已經相當成熟瞭,好像已經是一個不正自名的東西。而且,這一代的知識分子基本上都是受西方的影響,已經慢慢形成瞭專門的學者。但是,我個人認為,適度對社會問題關心還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最近這些年,我覺得颱灣因為受學術評價標準影響太大,人跟社會抽離開來。抽離開來,對學術發展有好處,很純,很嚴謹,可是也應該對社會有所關心。

評分

  

評分

給老媽學畫用的

評分

   “假如你願意。你就戀愛吧。愛我。”

評分

  當然,我也認為西方的漢學傢和早期不太一樣。早期的漢學大傢,基本上比較站在欣賞的角度,我們來共享這個知識,感謝你來和我們一起共享古老文明的智慧。年輕一輩,更試著要接近歐美學術主流,把他研究的中國問題去附和那一部分。附和的好處,是可以做得很漂亮,壞處是這不是它原來的樣子。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