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周易集解》博采漢魏晉唐馬融、荀爽、虞翻、王肅、蜀纔、崔憬等35傢的易說,使瀕於失傳的漢代象數學及諸傢易說(書中存錄的唐代崔憬《周易探玄》的部分內容,也甚為珍貴)得以保存至今,成為研究漢代易學的十分珍貴的資料。
評分 評分《周易集解導讀》進行語言和意義的轉換,簡單地復製、轉述《周易》本義和再現作者的生活世界,而且在此基礎上依據解釋者的知識和體驗對《周易》文本進行再創造,使其意義得到拓展和升華,達到更好理解作者思想的目的。
評分約生於唐朝中後期,曾讀書天州東四明山,曆唐玄宗、肅宗、代宗三代。仕唐為秘閣學士,以經術稱於時。官至左拾遺、秘書省著作郎、殿中侍禦史。唐玄宗幸蜀,獻《平鬍論》以討安祿山,召守左拾遺。肅宗乾元元年,又上奏在濾、晉、渝、閤、資、榮等六州界險要之地置昌州。著有《轄珠明鏡式經》、《周易集解》,代宗登位後,獻《周易集解》,為秘書省著作郎,仕至殿中侍禦史,死後“資州人士為立四賢堂,繪其像以祀之”。
評分《周易集解導讀》進行語言和意義的轉換,簡單地復製、轉述《周易》本義和再現作者的生活世界,而且在此基礎上依據解釋者的知識和體驗對《周易》文本進行再創造,使其意義得到拓展和升華,達到更好理解作者思想的目的。
評分 評分 評分《周易集解》十七捲,唐代李鼎祚撰,為研究唐以前易學萬基是漢代象數之學的必讀之書。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