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国治,1952年生于台北,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洋电影与摇滚乐熏陶下成长的半城半乡少年。1980年以短篇小说《村人遇难记》获第二届时报文学奖,此后以旅行文学见长。自谓是少年贪玩、叛逆的不加压抑之延伸。而文体颇具古风,卓然成家,简淡中深富雅韵,人称“舒式风格”,其洒脱恣意的人生经历影响了无数文艺青年的生活态度。
代表作《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集》《遥远的公路》《穷中谈吃》《杂写》等。
他说的竹篱茅舍,他说的流水长墙,诸多游赏,被公认是写京都书里最有见地的一本,最任性自在的京都闲走札记。
舒国治,台北奇人,梁文道眼中最会玩、最会讲故事的人,他似乎永远在路上,在城市的通衢小巷流连。浪迹美国七年,返台定居之后,唯一一去再去的城市,是京都。问他原因,他却怀疑答得上来。
一次又一次地在京都的巷弄流连,舒国治自嘲是京都的门外汉,不愿登堂入室,只在门外徘徊,却能看到常人忽略的风物景。在本书中,他记下雨天的京都,也一一描摹京都的黎明、水、氧气、旅馆,以及他认为京都最大的资产——山门与长墙,感叹京都就是一个大公园,而你并不急着找出口,甚至假想“倘若老来,在京都”。
##如果一生只能去日本一次,如果一次只能去日本一个地方,那无可置疑必定是京都。舒国治也是悠悠地把京都当做他人生的第二居所,小住小憩,酣睡暴走,万事浮华不如清欢的样子。这本《门外汉的京都》与其说是京都游记,其实更像是讲述与京都的机缘和晃荡京都的禅理。 面对书中耳...
评分##不愧是写京都最有见地的一本书,京都的气、京都的水、京都的下雨天······一切莫可名状的却存在生命过往中的美好,都被唤醒了,我好像再次回到了那年去京都的秋天。下次试试书里提到的跳跃式玩法,相信也会有奇妙的体验。 京都好,风景未曾谙,熟知的不外龙安寺、金阁寺、鸭川岚山、桂离宫等名词。纸上游京都,也是一遍遍温习对京都久已有之的印象,竹篱茅舍、石径柴门、深巷灯火、小桥流水……皆如诗词小景,中国人对京都的执着,恐怕都缘于思古之幽情。从小背唐诗,种种烂熟于心的古典意象,在当...
评分 评分 评分##许久不读散文。拿起这本书,放佛是遇见十年前因口角而不再相见的老友,胸中勇气热流,然又有一丝纠结的尴尬。眼角的沧桑之中,埋着只有你我才能读懂的释然。 京都是怎样一座城市,我只能遥想。纵然作者已经尽其所能去描绘、去比你、去用贴心铁飞细节要把你魂魄中的一分半毫给勾...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