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琳,獨立記者,青年作傢,北京外國語大學巴爾乾研究中心兼職研究人員。作品係列見於《單讀》《讀書》等,著有訪談錄《雙重時間:與西方文學的對話》(2021年)。
曾經有一個國傢,名叫南斯拉夫。它曾經是世界主義的烏托邦實驗場,如今,它的形體已不復存在,卻給整個東歐留下幽靈般的遺産。
從2018年到2020年初,作者踏上前南斯拉夫的土地,走入它曾經的六個加盟共和國,與當地人相遇或分彆、攀談或爭辯,透過來自不同國傢、不同代際的記憶,讓前南斯拉夫在不同版本的講述中漸漸浮現。這片土地上的新一代人,該如何消化自己的曆史,建造自己的未來?
這是前疫情時代的一次可貴記錄。當世界趨於保守、封閉與隔絕,是什麼造成瞭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重重邊界?打開本書,打破邊界,重建人與人的真實聯結。
##艱辛不足為人道,守得雲開見月明。南斯拉夫是一種關於能量的隱喻,一種孤勇,一種不該被拋棄的生命狀態。寫作教育就是生命教育,不需要被局限在文體分界和標簽認知的自我捆縛中。作為巴爾乾三部麯的開篇,這是一本粗豪有餘、靈巧不足的書,但作為作者,我用五星給自己鼓勁,希望它鞭策我繼續前行。時間如果在行動中度過,那麼行動本身就是結果,時間本身就是感情。
評分 評分這封麵不行啊,換換吧
評分##卡普蘭隨身帶著《黑羊與灰鷹》寫下《巴爾乾兩韆年》,柏琳隨身帶著以上兩本書寫下《邊界的誘惑》。本書延續著韋斯特、卡普蘭、葉禮庭、漢德剋等的思索軌跡,進行瞭一場深入思考巴爾乾曆史、現實、裂痕、矛盾與糾纏的旅行,為讀者帶來瞭一本酣暢淋灕的閱讀,同時描畫齣一幅巴爾乾主題閱讀的圖景。想更深入瞭解的讀者,大可以按圖索驥,繼續書後的延伸閱讀。因為疫情,也因為主題,本次旅行暫告一段落,期待作者下一本進入古巴爾乾的續集。
評分 評分 評分##原來我跟作者是差不多的人。《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開始知道那個特殊的地方,南聯盟的轟炸讓那個國傢更加的映入眼簾。就開始好奇,那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為什麼會這樣。很高興有這樣一本書可以帶我見識一下那個神秘而有莫名熟悉的地方。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