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作者——[瑞典]皮特·恩格伦
1957年生于瑞典布登。作家、历史学家、乌普萨拉大学教授,荣获多个奖项,作品被译成1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传播。
2002年,入选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颁发机构)院士,2009年至2015年5月31日,担任瑞典学院常任秘书。
他曾经长期在巴尔干地 区、阿富汗、伊朗从事战地记者工作——他不是在书斋,而是在战地获得了更真实的战争体验——他针对波尔塔瓦会战所写的突破性著作单在瑞典就售出超过25万册。他善于以个体的感受、情绪体现战争的复杂性,被称为“当代讲述战术、杀戮、战争心理至为杰出的一位作家”。
译者——万之
本名陈迈平,笔名万之。长居瑞典的中文作家、文学编辑和翻译家。曾担任《今天》文学杂志编辑。著有小说集《十三岁的足球》、文学评论集《诺贝尔文学奖传奇》及译著《阿尼阿拉号》《航空信》等。2015年,获瑞典学院文学翻译奖。
★战争文学的鸿篇巨制,微观史写作的新范本。被称为“一部不朽的历史著作”。
★透过39个普通人的微视角,再现战争中真实的一天天,铺陈二战转折之月的宏大交响。
★用一种多人交织传记的写作方式,细密编织起二战的经纬线,打捞被淹没的声音和被抹掉的色彩。
★知名作家、茅盾 文学奖 得 主刘震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德国史专家李维,军事科学院原研究员、军史作家余戈,万圣书园主理人刘苏里 倾情共读。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沦为野蛮与文明之间的斗争,1942年11月见证了这场斗争的关键。这或许是整个20世纪最重要的一个月,当时一切仍悬而未决,胜利的天平左右摇摆。在该月月初,轴心国似乎仍有可能取得胜利;到了月末,每个人都隐约意识到,它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如同既往的写作,在本书中,皮特·恩格伦无意为我们提供另一部自上而下的军事历史,而是记述一段人类战争体验的真实历史。
从美英在北非登陆的战役到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对德军的包围战,从战场的前线到后方的沦陷区,39个普通人,他们身份、阶级、阵营各异,但无一例外都被卷入这场战争中。他们中有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国飞行员、北非沙漠中的意大利卡车司机、白俄罗斯森林中的游击队员,有逃难于上海的12岁犹太女孩、海难后独自漂流133天的中国海员,还有反抗纳粹政权的德国女大学生、亲法西斯的英国变节者……
皮特·恩格伦从海量的文献记录中,整理出他们的日记、信件、手稿和回忆录,记录下他们的战争经历和精神变化——有震惊和愤怒,有渴望和疯狂,还有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扭曲和撕裂。
这是一部关于平凡人挣扎于战争中的非凡纪事。在恩格伦的笔下,这些惊人罕见的材料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形式拼合并呈现,构成了二战转折之月的宏大交响。
【亮点】
1.轰动海内外的战争纪实作品。关于二战的文本卷帙浩繁,有学术性的,也有虚构的,而这本书通过个人史的独特创作视角,巧妙地将个体与宏大叙事紧紧相连,赋予微小的个体和家庭以世界性和人类史的意义。版本发售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塞尔维亚等全球二十国,国际核心媒体广泛报道,《纽约时报书评》入选“编辑选择”图书,被称为“一部不朽的历史著作”。
2.采用多人交织传记的写作方式,重拾被淹没的声音和被抹掉的色彩。当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诗般的场面时,我们很容易忘记它系关无数普通人的命运浮沉,恩格伦将镜头转向战争车轮下39个形形色色被卷进进来的人,这30天对于他们,每一天都是漫长的一天,每个人都活在极端的不确定性中。通过他们的战时经历、战争体验和精神变化,讲述二战转折时期的平民故事。
3. 战争不只是硝烟与战火,更是人性的试炼场。二战与一战不同的一点是,理想主义在这里几乎无迹可寻,而战争的代价更为沉重。集中营里日复一日的例行屠杀,游击队员在执行与抗命间的艰难取舍,德国大学生因反对纳粹暴政而接连被杀……它如同魔镜般映照出每个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勇气与抉择、恐惧与麻木、扭曲与撕裂,令人不忍卒读,怆然泪下。
4.战争不是历史书上薄薄的一页,而是千千万万个体的生死叠加。当我们的目光落在具体的一个个人身上,才能真切体会战争的残忍和荒唐。它引导我们反思战争背后的一切,让战争的教训不只停留在历史的记忆里,而是成为影响现实与未来的警示。
5. 中译本经过数次编校,瑞典文翻译家万之悉心打磨,核对史实,推敲用词,力求高品质、原汁原味传达原本叙事的动人之处。
6.定制二战人物身份卡牌,五选一随机掉落,化身历史中人,体会无法逃脱的命运。
【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14年时间,《罪恶与梦想》集中写了1942年11月。这次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其中,但皮特·恩格伦选择了参与者各方39位个人的经历,来描述这场战争的一段历程。像他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丽与哀愁》的认识论角度一样,他认为,个人的感受大于整体,个体的痛苦大于民族。我也写过1942年,因为一场旱灾,河南饿死了300万人。我最终认识到,不是死了300万人,而是1个人死了300万次。万之先生的译文,达到了信、达、雅的境地,又让中文文本形成了独特的皮特·恩格伦风格,沉重而幽默;残酷的大和小之间的关系,让人感慨万千。
—— 刘震云 作家,茅盾文学奖、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
这是一部有关二战史的新颖的作品。该书没有关注战争的全部进程,也未讲述重要人物的思想与行动,而是聚焦了战争转折的重要时刻,着力描绘了39个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感受和情绪。作者使用了日记、信件、回忆录等原始材料,又兼备记者的生花妙笔,使该书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和可信性,非常值得阅读。
—— 李维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德国史研究专家
聚焦具有特殊意义的1942年11月一个月,以遍布全球的39位战争亲历者的口述史料,以“多人交织传记”的实验性文本,描绘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微观全景画面,这似乎只有本书作者皮特·恩格伦才做得到。当读者为其笔下那些“大多私密隐私的描述”而惊愕狐疑时,恩格伦却淡然自道:“我什么都没有添加;我使用的资料来源已经足够丰富了。”这简直是令同行羡慕嫉妒恨的凡尔赛表达。若能掌握他的技巧和笔法,“微观战史”的写作必能抵达不可思议的境界。
—— 余戈 军事科学院原研究员、军史作家
一直期望着这样一部战争史,它以个体为主,从家庭主妇、囚犯、思想者到一线将士……让文字构成画面,使读者有强烈代入感,身临其境,体会战争对他的切实影响,从而调整其战争观,使自己不受战争蛊惑。很大程度,本书接近我的期望——它把相当巨大的篇幅,馈赠给个体,波澜不惊的白描,却蕴藏着惊涛骇浪,把读者思绪拍打到岸边,溢向当下的现实。
—— 刘苏里 万圣书园主理人
罪恶与梦想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罪恶与梦想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052】和前作《美丽与哀愁》一样精彩迷人,散落于宏大叙事阴影下的小人物经历经过串联,不亚于任何一部史诗。选择的个体很广泛:各大战场各种身份均涉及,甚至还提到了河南的饥荒。战争改变、扭曲了所有人。虽然不是同一个译者,但译者注同样有趣。 PS:年度阅读任务完成
评分 评分【052】和前作《美丽与哀愁》一样精彩迷人,散落于宏大叙事阴影下的小人物经历经过串联,不亚于任何一部史诗。选择的个体很广泛:各大战场各种身份均涉及,甚至还提到了河南的饥荒。战争改变、扭曲了所有人。虽然不是同一个译者,但译者注同样有趣。 PS:年度阅读任务完成
评分##战争无疑是罪恶的,它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家庭的幸福。然而,在战争的阴霾中,人们依然怀揣着梦想,渴望着和平与自由。这些梦想成为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成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评分 评分##战争无疑是罪恶的,它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家庭的幸福。然而,在战争的阴霾中,人们依然怀揣着梦想,渴望着和平与自由。这些梦想成为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成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评分 评分罪恶与梦想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