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藤周作(1923-1996)
日本作家,其作品深刻追问社会、文化、历史和生命,代表了20世纪日本文学的至高水平。
1955年《白种人》获芥川龙之介奖;
1958年《海与毒药》获新潮社文学奖和每日出版文化奖;
1966年《沉默》获谷崎润一郎奖;
1993年《深河》出版,次年获每日艺术奖。
1995年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1996年病逝于东京。临终前嘱咐亲人,死后将《沉默》《深河》放入灵柩,与两书永生相陪。
文学巨匠远藤周作代表作。人类如此悲哀,大海却异常蔚蓝。
◢编辑推荐◣
★获谷崎润一郎奖,被译为28种语言,日文版销量超200万册
★21次入围诺奖文学大师格雷厄姆·格林推崇盛赞:“在我心中,《沉默》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小说,远藤周作最优秀的作家。”
★入选《卫报》 “每个人必读的1000本书”:在钢筋水泥、物质至上的世界里探讨精神和心灵,在人性缺点展露无遗的时代彰显信仰的可贵。
★我决定以像我这样的窝囊废的角度来写《沉默》,而不是写“即使遭到迫害,却从未放弃过信仰”的强者。如果窝囊废和强者一样,也有其人生的意义,那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沉默》的主题之一。——远藤周作
★对这样的人生,你也固执地保持沉默。我恨你始终沉默。沉默不代表不存在。
★新译本,精心打磨,还原远藤文字的虔诚与绝美
◢内容简介◣
罗马教会接到一份报告,称派往日本的费雷拉神父在长崎遭受”穴吊“之刑拷问,宣誓弃教。
在葡萄牙,有三名年轻司祭计划潜入日本。他们是费雷拉神父从前的学生。
他们可以接受费雷拉已光荣殉教的说法,但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他们的恩师会像狗一样屈服。
三人打算去日本亲自查明事情的真相 。
##人间太苦,所以才在宗教中找到了一条摆脱枷锁的道路。如果苦难>救赎,那么殉教没有任何意义。对人民的悲叹,神保持沉默。对产生动摇的神父,神还是沉默。对于其他神父弃教,神依旧沉默。能听到蝉鸣声和苍蝇的嗡嗡声,外界却照常运转,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为了让神父弃教,有了多次辩论。人靠着自我欺骗活下去的,如果不否定获知的真相,自己的信仰就会崩塌。神父的坚持也是用美丽词汇粉饰的软弱,吉次郎承认自己的弱小,反而是一种强大。这是东西方的差异,东方可以依赖神佛的慈悲,西方要求信徒必须竭尽全力保持坚强的意志,因此天主教难以在日本这片沼泽开枝散叶。 以东方思维不难理解主角弃教的结果,破除偶像,在心中继续追求信仰。活着即是修行,活着就是领悟,这不是禅的精髓吗?
评分##反抗歷史的沈默,探索神的沈默。 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九日,一生為天主服務、奉獻的遠藤周作先生 離開人世,回到主的身旁,家人遵奉遺言把《沉默》和《深河》放 入棺中陪伴遠藤;這代表了遠藤對其文學創作的評價與總結。 其實,這兩本書除了他自認為是自己的代表作之外,它們同...
评分 评分##沉默是一种注视,沉默是一种存在(“我与你同在”)而神一旦开口就会跌落神坛,因为言语蕴藏着暴力的潜质,言语会成为权力的投射。此处的“言语”是a figure of speech,亦可替换成“神迹”或任何出手干预的行为。(这是读到一半结合自己近期经历的感想,highly biased。读得很慢,并且大致能够猜得到故事进程,因为本人信佛但对各类宗教保持curiousity。此书写得浅但意义深,值得10星)
评分 评分 评分##沉浸式看远藤周作的一天。果然还是觉得他的书宗教只是一层皮,一把刀插进去剖开的都是具体的人。所谓信仰在不同的人心里长出的形状不一样,人生的强者与弱者的定义也非宗教决断。其实比起那些考验人性的选择,书里这种生不能裹腹、死不得安息的社会更让我毛骨悚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