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32年任法国文学家协会主席;1933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1952年,其凭借《爱的荒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8年荣获法国国家荣誉勋章。1970年莫里亚克去世时,戴高乐将军称其“代表了法国文学的精粹,是嵌在法国王冠上最美丽的一颗珍珠”。主要作品有诗集《握手》,小说《爱的荒漠》《给麻风病人的吻》《蛇结》等。
【译】尹永达
男,生于1979年,山东沂南人。法国波城大学文学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天津市译协成员、曾任天津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系主任。著有Idéographicité et plasticité、《法语描述辞典》等,并在中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地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长年留学法国,对法国文学有一定研究,翻译的同时可保留原文的美感。译作:《爱的荒漠》《蛇结》。
★ 此刻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
★ 诺奖得主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一生中不可错过的经典文学。
★ 莫里亚克用一场无爱的婚姻让我们明白,它能磨灭一切个人幸福,于是,每个苔蕾丝都成了他的读者。
★ 本书一经面世便引起了法国舆论界的轰动,并被多次翻拍成电影,触动了万千读者的心。
★ 因苔蕾丝这个角色的诞生,曾引起萨特与莫里亚克的文学对峙。
★ 本书与《蛇结》《爱的荒漠》《给麻风病人的吻》为同一系列,同一译者,同一风格,增加了整套书的收藏性。
★ 法国信使报曾报道:“莫里亚克可以同帕斯卡尔和波德莱尔(《恶之花》的作者)媲美。而这部作品则可以被称作一部‘令人惊叹的杰作’。”
本书是作者莫里亚克对门第观念的一次挑战,探讨了爱情婚姻以及女性成长时对命运的选择的故事。主人公苔蕾丝是一个聪明且自负的姑娘,她出生在富裕家庭里,在父亲的期待下,被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庄园主儿子贝尔纳。事实上,苔蕾丝并不爱贝尔纳,反倒跟他的妹妹安娜来往频繁。也因为这样,她选择听从命运的安排,嫁给闺密的哥哥。然而出嫁后,贝尔纳对苔蕾丝冷若冰霜,她的一些生活习惯也得不到丈夫的认可,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成为相爱的夫妻,这让憧憬爱情的她对此感到极度苦闷。她看着安娜勇敢地追求爱情,又看着安娜因为门第不符要被迫和心爱之人分开。种种因素让苔蕾丝再也不愿忍受现状,选择反抗,企图篡改丈夫的药方。事情败露后,丈夫为了避免家丑外扬,在法庭上证明妻子无罪,但在庭审之后,他把苔蕾丝幽禁起来,令她身心都得到了折磨。故事最后,丈夫选择放她自由,将她带到巴黎让她离开,但她并未因此得到解脱。
##Ce roman est souvent considéré comme le chef d'œuvre de Mauriac et ce à juste titre. Thérèse Desqueyroux est en effet un personnage hors du commun, un monstre d'une cruauté froide et sans remords et qui pourtant nous ressemble de manière évidente...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到底什么案子“不予起诉”,又是什么困扰着苔蕾丝的父亲,担心家族名声受损,苔蕾丝为何忧心忡忡地准备回到丈夫贝尔纳·德斯盖鲁身边。她在回程中一直回想与好友安娜的亲密过往,想着不知怎的嫁给了安娜的哥哥贝尔纳(异姓兄妹)。她渴望着真正的爱恋,而不是无望的婚姻与永恒的孤独。安娜与让·阿茨维多的私下交往多么令人神往。只是他们无法走向被双方父母承认的婚姻里(阿茨维多向往精神生活,对安娜并没有深沉不灭的爱)。安娜不愿意接受父母安排的婚事,不想嫁给那个二十九岁的“老头子”(原文描写)。父母拉着她去旅行,贝尔纳让苔蕾丝给让·阿茨维多做思想工作。没想到她受阿茨维多影响,向往巴黎与婚姻以外的自由。她没有篡改贝尔纳的处方,没有害耳聋姑妈的命。多么可笑。贝尔纳碍于家族名声,貌合神离。苔蕾丝最终向往血肉魂灵的自由而不得。
评分 评分 评分莫里亚克的苔蕾丝·德斯盖鲁,正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福楼拜的爱玛·包法利,是小说人物画廊里的经典形象。相似点不只是这些小说家都谱写了一曲女性悲歌,还在于他们试图在悲剧的背后挖掘意义,引读者探问人性。 苔蕾丝·德斯盖鲁的悲剧。婚前的她是个快乐的女孩,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