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菲

托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爱尔兰] 莎拉·克罗森(Sarah Crossan) 毛蒙莎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3-8 平装 9787522518152

具体描述

著者简介

莎拉·克罗森(Sarah Crossan),2016年卡内基文学奖得主。出生于都柏林,在爱尔兰、英格兰长大,拥有剑桥大学心理、文学学士学位,之后攻读了创意写作硕士学位,并开始教授创意写作课程,现为全职作家。

2019年爱尔兰年度图书奖提名作品

卡内基文学奖得主匠心之作

一个想要忘记一切的女孩

一个试图记住一切的女人

一场意料之外的相遇

一段跨越年龄的友谊

?编辑推荐

✧卡内基文学奖得主匠心之作,书名一语双关,寄托美好祝愿

莎拉·克罗森于2016年荣获卡内基文学奖。她笔触细腻,文字技巧高超,本书的文学赏读价值得到了业内高度认可。“托菲”的英文为toffee,直译为太妃糖。作者选择它作为本书标题,不仅因为这是一个贯串全书的重要人物,同时也寄托了她对于女孩的美好祝愿——希望她能成为一个如太妃糖般甜蜜且足够坚硬的人,能够击碎一切困难。

✧别具一格的诗体小说,文风简洁质朴,形式丰富多样

《托菲》全文以诗一般的短语短句写就,书写的人事物均取自平凡日常,却能以简洁质朴的词句勾勒出悲伤、怜悯、希望等情绪并存的氛围,令读者沉浸其中。书中选用不同字体来区分口头对话、信件、社交媒体等情境,有助于读者根据字体来梳理上下文。此外,作者别出心裁地运用文字搭建成圣诞树的形状,为读者带来了更丰富的视觉体验。

✧过去与现在双线并行,冷暖情绪交错,见证一颗心从千疮百孔到逐渐愈合

全书以女孩的第一人称口吻叙述,两条线索交错出现——其一是当下女孩的所见所为,其二是她因当下点滴而被勾起的旧日回忆。两条线索巧妙地以某个意象、某种情绪自然切换,互相照应,形成了明显的冷暖情绪对比。当二者合为一条完整的时间线时,读者便能清晰地感知到女孩的内心从遍体鳞伤到逐渐愈合的全过程,收获别样的阅读感受。

✧探讨社会问题,核心主题直击时下痛点

《托菲》一书探讨了诸多沉重话题,直击时下社会痛点。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以及如何疗愈它,正是本书的核心主题之一。老妇人玛拉和女孩没有血缘关系,却对女孩脸上的伤痕义愤填膺;父亲和女孩是血脉相连的亲人,那些伤痕却都是拜他所赐。女孩的继母、同学、老师等毫无血缘关系的人,都曾或多或少地给予女孩陪伴和关心。作者细腻温柔的笔触和饱含希望的结尾,充满人文关怀,以期让每一个曾经受伤或正在被伤害的人得到一丝心灵的慰藉。

此外,本书对老妇人玛拉这一人物的日常展现,能够让更多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即便身患疾病,但他们依旧是有需求、喜恶、愿望的真正的人,不是保障他们正常活着就是“照顾”。即便他们可能下一秒就忘记了自己刚刚为什么快乐,但那有什么关系呢?一秒的快乐也很珍贵。

✨媒体推荐

尽管《托菲》是一个充满痛苦的故事,但它同时也饱含希望、感人至深。愿这部掺杂着旧日伤痛与点点善意的作品,能使每个读者都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卫报》

克罗森总能在黑暗中找寻到幽默与人性。这是一本没法不一口气读完的好书。

——《泰晤士报》

这个极具冲击力且感人至深的故事,围绕“身份”“记忆”“家的意义”等重大问题向我们发问。

——《观察家杂志·新书评》

情节扣人心弦,行文具有美感。这部谈论善意与残酷、同情心与利己心的作品会长驻在你心灵至深处。

——《星期日泰晤士报》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又愈合、感伤又温暖的故事。16岁女孩艾莉森离家出走、无处可去,在海边看到一座貌似被废弃的屋子,藏身进去后才发现这里还住着人,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妇人玛拉——她把女孩误认成了自己年轻时的好友托菲。为了不再居无定所,艾莉森便谎称自己是托菲,在老妇人家里住了下来。随着两人的相处,她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艾莉森不仅发现玛拉是多么需要一个真正的朋友、家人,自己也渐渐打开心扉,开始直面自童年起伤痕累累的经历,并思考家庭与家人到底是什么、真正的自己是怎样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打开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形式上的新奇。这是一部小说,却采用了诗歌的结构,从而创造了这样一部别具一格的诗体小说,在叙事节奏上自然简洁迅速,但小说讲述的故事,又给人以无穷的回味,这也是一个好故事的力量(或者说魅力)。

评分

评分

##十六岁的少女艾莉森在父亲N次对她家暴后离家出走了,她无家可归遇上了患了阿兹海默症的独居老妇玛拉,以“托菲”的身份开启和她相互关心、相依为命的生活。 艾莉森出生后便失去母亲,在父亲的语言暴力、肢体暴力下艰难求生,她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会生气:一次出门艾莉森准备扎...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