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托马斯·巴菲尔德(Thomas Barfield),1978年获得哈佛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世界著名人类学家。主要着力于对欧亚大陆过去及当代的游牧民族及社会进行研究,在学术界影响巨大。
译者:袁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教育部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边疆民族研究所所长,国家安全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边疆民族议题研究。
《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通过对两千多年历史时段之内游牧帝国与中原王朝之间历史关系的人类学考察,提出了一个解释包括蒙古帝国在内的游牧大帝国兴盛和衰亡的政治和经济组织分析模式,并对中原与这些帝国的关系作了贯通性的研究。作者提出了游牧力量在与中原接触时所交替采取的“外部边界战略”和“内部边界战略”问题,指出游牧帝国对中原北部地区统治的周期律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基于集权化与分权化之上的机制性更替过程。本书为中国边疆史研究贡献了一种不同于专业史学家的新思路。
危险的三角关系 辉格 2014年2月16日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4985.html 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关系,始终是影响古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一大关键因素,处理这一关系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原农业帝国的政治形态、军事力量配置乃至财政结构,从而影响一个王朝的气质和命运...
评分##回纥转而信仰摩尼教,并在草原上建立起他们的城市,这种情况经常被推定为他们态度“软化”并受到其他游牧力量的伤害,但回纥的覆灭实际上与其城市密切相关,他们被黠戛斯击败不是因为兵力较之以前薄弱,而在于回纥人所从事的事业使其更易受到这种毁灭性攻击。在默棘连试图建造...
评分像我的简评中一样,这本书对我的冲击力并不在于作者对草原帝国与中原政权互动关系的研究,草原帝国敲诈勒索(用敲诈勒索的钱安抚手下那帮不安分的小头目)与中原政权花钱买平安,这种互动关系并不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稍微对农耕政权远征方式有些了解便很容易理解这种花一点...
评分 评分##如果某个游戏公司根据中国的中原和边疆历史,开发了一个策略类游戏《游牧帝国》,你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的领袖,在游戏中会发生什么呢?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如何从一个部落发展并建立一个游牧帝国(组织原则);如何领导这个帝国与临近的定居文明互动(对外政策...
评分##今天中蒙俄三国的蒙族人口数全加一起,也不足汉人百分之一。虽然历史上蒙古高原的游牧部落与中原的人口差距或许没有这么悬殊,但两者之间的差距以数量级来衡量是毫无疑问的。任何人只要注意到这个事实,恐怕都会对历史上中原王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何以如此被动感到困惑不解。...
评分##这本书是在图书馆K历史书籍一列偶然翻阅到的,读到这位作者是以人类学的知识为背景做了一个跨学科的中国边疆史研究,很感兴趣,遂借回研读了一番。 以人类学知识为背景,顾名思义,就是把研究的对象客体化、陌生化。以前在历史课本里的惯常角度给我一个概念,就是中原土地经常...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