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汎森,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毕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2004年当选“中研院”院士,2005年获选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所长、“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代理院长,现任台湾综合大学系统主席。专业领域是明清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学术史和史学史,近年来将研究触角延伸到所谓中国的“新传统时代”,包括宋代以下理学思想的政治意涵等问题。着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晚明清初思想十论》《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等书。
各种形态的历史,都可能提供我们意想不到的资粮。古人每每希望在特定的事情上得到前史的启示,但除了期待历史帮助我们在特定事情上成功,同时也应强调,读史如何提升人们整体的心智能力——心量。
##读史有什么用,历史与现实、历史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这是当下中学历史课第一讲就要交代的问题。但这一题永远是最难答的,因为太容易被给出庸俗且不容置疑的答案。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相较于传统派史学或左派史学因为明火执仗地鼓吹某些价值或指出未来的方向,现代专业史家恐怕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思考一些被丢掉将近一个世纪的老课题——历史对人格的培养、对价值及方向的引导、对治乱兴衰的鉴戒作用等。”读完本书,感觉浏览了作者的读书卡片,琳琅满目,多有妙处。尽管不见得每处引用或例举都让人信服,但他确实在这些史学的基本命题上给出了新意和深度。长久地思考这些基本命题,就如作者所说,是在历史和义理、在“古”与“今”这两座贮水塘之间互相灌溉,也即是以读史来扩充心量。
评分##心量乃佛教用语,用于历史学习,则比喻从研究历史文献与人物掌故中内化提炼出一套构建自我人生和应对外部世界的方法与智慧。这个大而又玄的题目,可以做到言之有物,例证广泛,的确不易,对历史和历史学体会之深,可见一斑。
评分本书主要还是谈方法、谈体悟,这一点确实很好,可以看成是《执拗的低音》的续篇,一些细节错误并不能掩盖作者为后学展示方法的光芒。但话说回来,退稿通知等身,我看你怎么扩充心量。扩充心量首先要把权威挨个发过一遍,然后当上评议委员会的成员,那个时候来扩充我看比较好,扩充了才听得进意见,不四处打听谁又骂了我,不监控谁又在豆瓣给我的伟大著作打二星。对于我辈而言,目前还在“发a刊乃是扩充心量之途,而接收退稿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阶段,就不必追摹大师,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来自我安慰了,还是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底层到底是什么生态。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