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野晴贵
1983年生于日本宫城县。现任NPO法人“POSSE”代表理事。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专攻雇佣关系论、劳动社会学方向。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吸血企业对策项目共同代表。著作有《劳动法的正确使用方法》(east 出版)、《不要输给吸血企业》(合著,旬报社)等。
译者
王晓夏
1987年生于天津。明治大学文学研究科日本文学硕士,现旅居东京。译作有斋藤茂男《饱食穷民》、泉镜花《歌行灯 草迷宫》、铃木三重吉《千鸟 山彦 桑葚》等。
日本人曾普遍认为年轻人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自己的“自私”和“任性”。在这一社会氛围下,哪怕是企业一方存在明显的违法行为,受到侵害的年轻人也会深感不安,感到“还是自己不对”,因此遭受身心双重折磨。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问题核心在于企业用工管理制度而非个体,并将那些以少到让人无法规划未来的薪资和让私生活崩溃的超时劳动来压榨年轻人,并将他们“用后即弃”的无良公司称为“吸血企业”。
吸血企业的常见特征有:大量录用大量解雇、夸大薪资待遇、正式员工有名无实、战略性地进行职场霸凌、不支付加班费……它们不仅破坏了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也向社会转嫁了成本,威胁到消费者和市场的安全,甚至破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当然,光是在个体层面学会“如何识别吸血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还需要整个社会团结一致共同面对。
本书获2013年大佛次郎论坛奖,作者也因此获得2014年日本劳动社会学会奖励奖。 该书出版后,“吸血企业”一词成为热词,入围当年年度流行语TOP 10,也引起多方重视,日本厚生劳动省每年都要评出“吸血企业”黑名单,以帮助求职者逃离劳务陷阱。
##你们公司周末双休吗?加班有加班费吗?五险一金照实交吗?绩效考核合理吗?下班后还需要回复工作消息吗? 我有一份工作是在MCN做运营,当时公司有项硬性指标,就是在每条视频的评论区,运营要用KOL的账号,以她本人的口吻,回复至少三分之一的评论内容。我当时负责的是头部的账...
评分 评分##这是看得最感同身受的一本,又气愤又无奈。之前工程师问我是不是带薪实习,我说贷款实习还差不多。前辈可能都在说'快逃'(虽然他们自己也还是在圈里挣扎),但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们为了生活为了梦想,可供选择的选项实在不算太多,千军万马还得去过独木桥,是以名企大厂对员工'用后即弃'的策略来自这从不缺人的有恃无恐;而这些年轻人又有多少是有资本有底气在面对职场种种残酷(真是个个都是PUA的一把好手)时能决然说放弃的呢?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非常不对等的问题。 至于过劳和抑郁,人的记忆是会偏差的,总是告诉自己'上次我也能忍'只会不断提高门槛让自己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每天只能睡两小时的时候朋友跟我说,你得活着。
评分##这是看得最感同身受的一本,又气愤又无奈。之前工程师问我是不是带薪实习,我说贷款实习还差不多。前辈可能都在说'快逃'(虽然他们自己也还是在圈里挣扎),但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们为了生活为了梦想,可供选择的选项实在不算太多,千军万马还得去过独木桥,是以名企大厂对员工'用后即弃'的策略来自这从不缺人的有恃无恐;而这些年轻人又有多少是有资本有底气在面对职场种种残酷(真是个个都是PUA的一把好手)时能决然说放弃的呢?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非常不对等的问题。 至于过劳和抑郁,人的记忆是会偏差的,总是告诉自己'上次我也能忍'只会不断提高门槛让自己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每天只能睡两小时的时候朋友跟我说,你得活着。
评分##活脱脱的反企业PUA指南
评分##作为有近十年相关从业经历的读者,这本《吸血企业》堪称非虚构作品中的大爽文了~一来提供了大量的细节可供进行两国职场政策,实操等多方面对比(相当有意思),二来作者对社会责任的部分讨论既言之有理,目光长远,又引发了一些思考~不仅社畜必备,资本以及国家能扛得住对短期既得利益诱惑的都可以读一读,也许不会马上改变行为,但能让心脏哐噹一下震一震也是让人欣慰并对未来好歹有点信心和期待的吧~详细的书评再捋吧~(不到二百五十页,标签贴都给我用完了两个颜色…就~相当可以~)
评分##在这个世界想要好好工作、勤劳致富已经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我说的是日本。正如作者所说,日本的劳动者是以勤恳闻名于世的,超时工作、单身赴任式的外派和轮岗、下班后半强制式的迎来送往……日本的劳动者对此几乎是毫无怨言,以至于他们发明了“过劳死”这个词,据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