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4
伊爱莲(Irene Eber,1929—2019),纳粹大屠杀幸存者,曾担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东亚研究讲席教授。研究领域集中在犹太人与犹太文化在中国,成就斐然,另著有回忆录《抉择:波兰,1939—1945》(中译本2013年出版)。
当希特勒上台,德国军队开始席卷欧洲时,近2万名中欧犹太难民逃到了上海。本书收集了犹太难民在登陆中国后数年内创作的信件、日记、诗歌和短篇故事,再现了他们艰难跨越语言文化、信仰体系和民族传统的障碍而努力谋生的心路历程,并揭示了上海犹太社团内部因经济地位、信仰水平和阶级出身的差异而面临的严峻挑战。
本书文字取自档案馆、私人收藏和早已停刊的报刊,不仅是对纳粹大屠杀和流亡文学的充实与丰富,而且为一窥来沪犹太难民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原始文献。编者作为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不仅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补充小传,还结合时代背景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书中文字风格多样,或写实,或讽刺,或幽默,或抒情,或移情,或激励人心,读来真切,令人深思。
上海之声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上海之声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2/07/27/%e7%a7%8d%e6%97%8f%e4%b8%bb%e4%b9%89%e7%9a%84%e8%bf%87%e5%8e%bb%e3%80%81%e7%8e%b0%e5%9c%a8%e4%b8%8e%e6%9c%aa%e6%9d%a5/] 《上海之声 :二战时期来华犹太流亡者的心声》([以色列] 伊爱莲编译,宋立宏、丁琪、张鋆良译,浙...
评分##看了这本隐隐有点明白为什么这个民族像离开人体不能生存的寄生虫一样,流亡了几千年。
评分##久违的,阅读自购纸质书的快乐 来源:云也退 看上去这本书很小众:很多人知道二战期间上海接纳了一批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他们在如今虹口区的一个范围内安了临时的家,算是成功避难。可是愿意去看他们的书信、日记和文艺作品的人,恐怕不会有几个。 这不妨碍书中大部分的文图都独具韵味。就以1914年出生、194...
评分##看了这本隐隐有点明白为什么这个民族像离开人体不能生存的寄生虫一样,流亡了几千年。
评分 评分##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评分 评分上海之声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