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吉·尼爾森(Maggie Nelson)
美國散文傢、評論傢、詩人,被譽為“美國當代最令人振奮的作傢之一”。著有《阿爾戈》(The Argonauts)、《藍》(Bluets)、《殘酷的藝術》(The Art of Cruelty: A Reckoning)、《簡:一樁謀殺案》(Jane: A Murder)等作品。曾獲麥剋阿瑟“天纔奬”、美國國傢書評奬等多個大奬,現執教於加州藝術學院。
翁海貞
資深譯者,譯有《倫敦傳》《若非此時,何時?》《講故事的人》《史詩》《文章傢與先知》《排隊》《納粹軍官的猶太妻子》《少女的沉默》等多部作品。
◎240段關於藍的詩意哲思 鎸刻愛與失落的異色經典
◎21世紀的《戀人絮語》
◎麥剋阿瑟“天纔奬”、美國國傢書評奬得主 瑪吉·尼爾森 首部中文作品
◎被翻譯為10種語言 《衛報》《觀察者報》《紐約時報》好評推薦
◎入選Bookforum“過去20年最好的10本書”
—— ————
【編輯推薦】
※瑪吉·尼爾森是美國著名散文傢、評論傢、詩人,被譽為“美國當代最令人振奮的作傢之一”。曾獲麥剋阿瑟“天纔奬”、美國國傢書評奬等多個大奬。卡爾·奧韋·剋瑙斯高、阮清越、奧利維婭·萊恩等諸多當代名傢都十分推崇她。
※瑪吉·尼爾森被認為是當代最傑齣的散文傢之一,她的寫作顛覆瞭常見的文學分類,融閤瞭學術、散文、詩歌等多種體裁風格。《藍》是她最為暢銷和最被廣泛閱讀的作品,被視為“21世紀的《戀人絮語》”,曾被入選Bookforum“過去20年最好的10本書”。
※《藍》是瑪吉·尼爾森的作品首次譯介到國內,由資深文學譯者翁海貞擔綱翻譯,譯文流暢、充滿詩意,完美還原瑪吉·尼爾森獨特的語言風格。
——————
【內容簡介】
《藍》是一部哲思性的散文作品,由240段關於藍色的隨筆組成。瑪吉·尼爾森通過詩一樣的語言,以及對文學史、文化史、藝術史的旁徵博引,對藍色,這一人類曆史上最多人喜愛的顔色進行瞭思考。她不僅僅將藍色與文學、藝術相連,更將其與自身的個人磨難、愛與欲望進行勾連,完成瞭一部奇妙又無法定義的藍色之書。
本書是瑪吉·尼爾森最為暢銷和最被廣泛閱讀的作品。憑藉這部作品,她躋身當代最傑齣的抒情散文傢的行列。
——————
【名人推薦】
“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瑪吉·尼爾森比我讀到的任何東西都要好。”——卡爾·奧韋·剋瑙斯高
“瑪吉·尼爾森是美國當代最令人振奮的作傢之一。”——奧利維婭·萊恩
##241 藍在古中國亦稱之為“青”。中國人認為青色始於東方,沉默現於西落。周傑倫唱“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大概是說天朗氣清,或天色陰的日子正在等一場煙雨。可能是寂寞瞭,想聽穿林打葉聲。也可能什麼也不為。但,既然詞人不懷疑遠處有一場煙雨、有你,那就讓他等吧。 ...
評分##開始讀瞭幾段,感覺有些寡淡,以為自己不會讀完,沒想到越讀越喜歡——應該說是沉迷。很久沒有讀過如此文藝的作品瞭,體驗堪比十七歲的夏天閱讀安妮寶貝的那種令人心碎的沉浸感。如果可以選擇,我也願像作者一樣做一個終生文藝的人:去觀察同一棵樹上不同葉子的輪廓,去傾聽早晨的風和傍晚的風的區彆,夜裏去客廳喝水經過沙發時思考它是不是仍然保持著白天的顔色,圍繞某個關鍵詞去收集和它有關的一切藝術與知識,用心去感受每一個朋友身上的病痛,記下每一次性愛的感受……懷著平靜的憂傷,“努力做一個從不失去的人”,度過淺顯卻清澈,知人知麵便可知心,沒有言外之意的一生。
評分 評分##世界的心髒是藍色。我愛藍色
評分##如果問我最喜歡什麼顔色,答案都不需要思考就已然齣來,當然是藍色。 藍,似乎帶著一種獨有的魅力存在,它是天空的顔色,它是大海的顔色,它也是心底最深沉的顔色。它憂鬱,它內斂,它不需要吐露一個字,就已經贏得瞭無數人的愛。藍,它可以牢牢抓住你的心,愛上它,此生你將為...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