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述一个清史研究领域的问题,即秘密为什么之于“秘密会社”重要?有学者认为秘密像血缘,捆绑住参与者。本书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秘密与血缘有所分别,血缘不会因为扩散而冲淡,反之,秘密则随着扩散,越不秘密。因此,本书认为秘密会社不在于真正有多少秘密,而在于秘密的传播本身才是秘密会社生存的标签。
##用“罗生门”来指喻档案资料在历史现场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可能由此产生的歧说纷纭,甚趣。如果资料的定本覆盖在历史真相之上,那么掸去尘翳的方式往往只能是从资料形成过程中审视事件参与者的陈说、立场与意图,或许不免要以意断之,却是史家洞察人伦日用之职分。
评分 评分##特别好的书,精道。改观了我对华南学派的传统理解。整本书不仅在史学的基础上治学,而且追问更深的社会科学问题。与以往的研究,他们认为秘密社会在中国历代都是虚和实的关系。甚至最后用“折叠”来形容和概念历代秘密社会传播和复制的途径。颇有启发。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