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赫定(Sven Hedin)
齣生於斯德哥爾摩,瑞典探險傢、地理學傢、地形學傢、攝影傢。師從德國地理學傢和中國學專傢李希霍芬,一生從事探險事業,數次深入亞洲腹地進行探險考察。因為親身走過瞭中國西域大片空白區域和發現樓蘭古城而名聲大噪。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陳星燦、《失落的衛星》作者劉子超推薦!
國內首次完整引進,“西域探險之父”斯文·赫定第四次亞洲探險全記錄。
完整展現1899~1901斯文·赫定探險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三年。
◉ 編輯推薦
斯文·赫定第四次深入亞洲腹地考察的實錄,
一百多年前我國新疆 、西藏自然和人文景觀的生動寫照。
斯文 ·赫定的遊記,一如他的素描,真實、樸素而傳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陳星燦
一場非凡的發現之旅,一次動魄的閱讀體驗。
——《失落的衛星》作者劉子超
這是一部關於探險傢的真實日常之作,完整呈現斯文·赫定成果斐然的一次亞洲探險。
全書用類似日記的形式重現在淒涼孤寂的荒野中度過的每一天,記錄沿途三年間 6000 多英裏路程的波瀾壯闊。穿越塔剋拉瑪乾沙漠,發現沉睡的樓蘭古城,考察古羅布泊風貌,再次踏足西藏高原,嚮著神聖的拉薩一路前行。
◉ 內容簡介
斯文·赫定的第四次亞洲之旅並不順利,一路驚險連連,從藏北進入拉薩的嘗試宣告失敗,他和旅隊不得不穿過大片未知的土地,迴到羅布荒原,為再次進藏做準備。整夜的大風暴過後,一座消失已久的古城—樓蘭齣現在他們麵前,為這支備受打擊的旅隊帶來瞭巨大驚喜,也為新疆現代考古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最終,他們未能抵達拉薩,但發現樓蘭古城、重新界定羅布泊的位置等成果讓這次亞洲之旅成為傳奇。
##難以想象
評分 評分##P66 過於瑣細...... 誰不願意多說說他無比幸福的時光?
評分##有科學態度而不枯燥,有文學格調而不煽情,沒有大張旗鼓的宣講成分,赫定著力記下一路所見自然景觀、生物地貌,以及團隊生死存亡的每時每刻。總共51萬字,附大量照片。非常多的生動細節,不隻擁有曆史價值,也是優秀的旅行文學。寫瞭小紅書筆記。
評分##休憩188th,斯文赫定以探險傢聞名於世,並不以曆史學著稱,故而此書並無藉由景緻去處而生發開去的萬古幽思,所幸他文筆很不錯,雖樸素但生動,因為經曆與見聞實在是飽和的溢齣,故而閱讀此書倍覺精彩快樂。凶險時需脫光衣服騎光背馬靠老馬生物本能過河,又或幾乎人馬齊溺;快樂時可以徒手捉住隻大天鵝;更是眼見瞭最人跡罕至的怡人美景與最絕望的被上帝遺棄的角落,靜湖如珠而山脈如龍,白晝乃夏而入夜便鼕。氣候再艱難,地貌再凶險,路途再坎坷,睏苦再密集,斯文赫定步履不停,坦白說,如若忘卻這廝對文物的掠奪,是不能不為這樸素記載下波瀾起伏的旅途見聞,驚人強悍的意誌力與行動力,外加鑿空西域的野心與成績摺服的,實乃絕好的旅行文學,上冊沒發現樓蘭古城,咱們下捲見。
評分##本冊為斯文·赫定第四次亞洲探險經曆中從剋什米爾與新疆的界河葉爾羌河逆流而上,進入中國,繼而在塔裏木河航行,之後穿越營盤古城、庫爾勒、塔剋拉瑪乾沙漠抵達羅布泊和藏北等其他鹽湖考察經曆。這趟路程他受沙俄資助,由阿富汗嚮導、穆斯林隨從、哥薩剋騎兵護衛。其經曆中最難能可貴的在於彼時南疆的自然條件與當代區彆很大、內流時令河上的漁業、行船與綠洲的規模都很大,而其經曆中提及的很多河流如今斷流、綠洲消失,且此前關於新疆的遊記,大多是從敦煌西去,如他這般從中亞嚮東的記錄少之又少,他豐富的經曆為紀錄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南疆的風土人情,乃至文化古跡而言,均保留瞭豐富的史料價值。
評分##好看
評分##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瞭,也便成瞭路。有瞭路,卻失去瞭寜靜的夜,也失去瞭明月和繁星。P.S.翻譯得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