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髅自传

骷髅自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俄]西吉茨蒙德·科尔扎诺夫斯基 王一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0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2021-3-30 精装 9787555115212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西吉茨蒙德 • 科尔扎诺夫斯基(1887—1950),俄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之一,堪称“被划掉的 大师”。一生中,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文学阅读和写作上,在一间类似牢房的房间里,持续写作了近 20 年,生前却未能出版一本书。1989 年,他的作品被陆续出版,一鸣惊人,评论界认为其可与博尔赫斯、斯威夫特、爱伦 • 坡、果戈理、卡夫卡和贝克特比肩。

本书由一系列荒诞而黑暗的喜剧哲学寓言组成,充满了嵌套式的叙述和荒唐的悖论。这是一部虚构作品,作者专注于最为细微且易逝的事物;这也是一本哲学作品,带着自身颠倒的诗学:一位移居莫斯科的省级记者发现,他的存在被他房间前主人的自传所吞噬;一位著名钢琴家的右手手指跑掉,独自在城市里过夜;一个人毕生努力咬住自己的胳膊肘,激发了风靡一时的马戏表演和对康德的反讽……在11个充满魅力、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平凡的现实在我们眼前分崩离析。

具象与抽象、睡眠与清醒、真实与虚幻

走进科尔扎诺夫斯基用文字营造的巨大的思想试验场

大脑与世界的界限开始崩坏

在非同寻常的压迫与张力间

体验这位最出色的“题材猎手”引领的一场颅内冒险

专家、媒体评论:

毫无疑问,科尔扎诺夫斯基是上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之一。

——《金融时报》

这是一部虚构作品,专注于最为细微且易逝的事物。这也是一种哲学,带着

自身颠倒的诗学,其中所有看似文学作品周边末梢的东西——细节、标题、题词、舞台指令——都是科尔扎诺夫斯基最喜欢研究的。

——亚当·瑟维尔 《巴黎评论》

这本书是苏联早期作家科尔扎诺夫斯基的杰作,书中的故事几乎就像他的姓氏开头辅音字母组合一样不可思议。

——《纽约时报书评》

科尔扎诺夫斯基的小说更像是梦境日记,而不是小说。他有意模糊了睡眠与清醒、真实与虚幻、生与死的界限。随着科尔扎诺夫斯基游历,你需要不懈的专注并频繁地查看罗盘。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半梦半醒、甚至梦游着的……在科尔扎诺夫斯基的故事里,过去将来时的遗迹把读者带回他所放弃的现在,带入一种“非生活”,即“存在之间隙”。

——莉斯尔·希林格,《纽约时报书评》

人们逐渐意识到,科尔扎诺夫斯是俄国散文家中的佼佼者,他与那些在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成长起来的俄国散文家一样,在一个变化了的世界里寻找并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

——奥利弗·雷迪,《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骷髅自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骷髅自传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骷髅自传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骷髅自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科尔扎诺夫斯基生产的惊人的修辞和意象令人难忘,尤其是这一个:0.6人。是啊,我们就这样被计入统计,被纳入各种各样的表述之中,都被变成了荒谬的0.6人、0.8人。

评分

##比较喜欢尸体自传,胳膊肘,裂缝收藏家和否者之地。活着就是溶解,作者的活着是玩味与记录自己和他人的溶解。

评分

##科尔扎诺夫斯基戏弄康德和黑格尔的形而上学,将其作为自己词语游戏的点缀,他的莫斯科是一个革命意向模糊的无意义运转的城市,词语在不断进行以物易物式的地下转移,而他本人,四叠半主义者和裂缝主义者,无法获得合法的身份(让人想起他必须自证作家,不然会被赶出莫斯科),只能在这什么也不是的接缝里生存,作为否地之否者活着,玩弄着概念,并在每篇末尾的一句发出嘲讽的笑,将自己的孤独也一并玩弄;在瞳孔中有芒迪亚格的面包小人,咬不到的胳膊肘对应着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黄色煤炭是拉美式的寓言故事,否者之地和邮戳:莫斯科则是最纯粹的观念游戏,他在其中肯定了自己的分裂

评分

评分

评分

##建议读《字母杀手俱乐部》以前先读这本,有相似的主题和写作手法,复杂度低一些,幽默度高一些,有几篇读完了忍不住会心一笑~~

评分

评分

如果说《接缝》《裂缝收藏家》《否者之地》接近哲学小说,《在瞳孔中》和《黄色煤炭》则是以(伪)自然科学为基础进行的未来主义畅想。《在瞳孔中》的主题涉及“从心理学到化学,从化学到小说”,首先讨论了“先父遗传”这个带有伪科学性质的遗传学理论对异性情感关系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继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性质进行了带有抽象性的研究。它有点像歌德的《亲和力》,后者也是从某种“时髦”的“化学反应”理论出发,用爱情故事的方式对人的“化学”关系进行“实验”。但是关键并不在于这些科学理论的实证性与否,而是作家从科学理论的角度对人的关系进行的“设计”,它本身也关涉人的心理、生理的多重可能性。正是这种对于可能性的想象,成为作家们着迷于这些故事的原因。比如,小说中偶然提及的女性的四种“类型”

评分

##这种小说,看完只想跪地膜拜,如果他的文本是迷宫,哪怕里面住着米诺陶,我也心甘情愿在其中死去。单方面宣布科尔扎诺夫斯基是我的年度最爱作家。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骷髅自传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