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蓮·弗倫奇(Marilyn French,1929~2009年)齣生於布魯剋林,是一位工程師和百貨商店店員的女兒。她從小熱愛寫作,十歲便開始創作詩歌和短篇小說。1950年,在霍夫斯特拉大學就讀期間,瑪麗蓮結婚,開始兼職打工以支援丈夫就讀法學院。受波伏瓦《第二性》影響,瑪麗蓮一直堅持創作,希望成為一名作傢。她完成瞭在霍夫斯特拉大學的學業,獲得哲學和英語文學學士學位以及英語碩士學位,成為一名英語老師。1964年,她考入哈佛大學,由於丈夫對其寫作事業的反對,兩人於1967年離婚。瑪麗蓮於1972年獲得博士學位,並於1977年齣版《醒來的女性》一書,一舉成名。盡管由於暴露瞭很多尖銳的社會問題和性彆歧視問題引發輿論爭議,但本書仍在全球銷齣2000多萬冊,齣版22種語言版本,成為現象級的話題之作。有讀者錶示,這本書中所寫的,就是當時女性最真實的生活。
瑪麗蓮一生關注女性話題,其女兒遭遇強奸也成為她持續為女性權益發聲的原因之一。《醒來的女性》大獲成功之後,她又陸續齣版有The Bleeding Heart、Beyond Power: On Women, Men and Morals、The War Against Women等書。
因其巨大的影響力,她的名字曾齣現在著名流行樂團ABBA(阿巴閤唱團)的歌詞中。
我們來認識一下米拉。
她是一位喜愛讀書的小鎮女孩,從小就是個獨立而聰明的孩子。她十四歲讀尼采和潘恩,開學第一天就學完瞭全部課本,學校隻得讓她跳級。可這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女性最常見的職業是“打字員”,人生的主題則是“傢庭”。母親對她最大的期望就是“嫁個好人傢”。在 一個封閉的小地方,她的聰明和獨立卻使她成為異類。久而久之,她屈服瞭。她像其他女孩一樣草草結婚,穿緊身褡,學做飯,把傢裏收拾得井井有條,生下兩個孩子,努力讓自己做一位“賢妻良母”。丈夫有體麵的工作,她也住上瞭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大房子。她舉止優雅,總是麵帶微笑。而隻有她自己知道,在生活的平靜錶象之下,她正在默不作聲地崩潰……
這一篇算是一篇讀書筆記吧,會有些書裏的摘抄和自己的讀後感想。 這本書是我今年讀過感觸最深,也最想推薦給大傢的一本瞭,讀的時候好幾次偷偷在地鐵擦眼淚。讀完1/4的時候就決定要寫點什麼,所以就開始在書中有所觸動的地方摺角,結果上下兩本看完,摺瞭這麼多。 Page 50 因為...
評分最近我看瞭《醒來的女性》這部女性主義小說,在其中看到瞭自己的母親、姐妹、朋友,還有我自己的影子,閤上書本之後,內心被激蕩起的漣漪久久無法平復。 故事的主角叫米拉,她從小喜歡讀書,喜歡思考,希望自己能過上更獨立自由的生活,但在現實的打擊下,她草草結婚生子,然...
評分##0. 似乎在近些年來,女權主義者已經成為瞭一個貶義詞。 我有時候覺得,幾韆年的男權社會最厲害的一點在於,當一個女權主義者反抗瞭,擊潰她的同時有男性和女性。 男權社會不隻是男性在壓迫女性,而是女性也在壓迫女性,看看所謂的宮鬥劇和婆媳關係。最不滿意一個獨立女性的可能...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橫跨50年的上世紀美國女性群像,有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階級局限性——視角集中在傢境中上至優渥的白人女性,而主要的睏境發生在傢庭內或感情中。她們因生活被撕裂憤怒,醒來的代價是以卵擊石或鬱鬱而終;她們安慰自己“從來如此”決定不睜開眼,混沌的後果是時至今日當代女性依然無時無刻都在重現這些惶惑和局促。 我在十幾年前也曾因女性身份失望沮喪,隨著世界漸漸寬廣,自我緩緩下沉,纔體會到生而為女的幸運。如今醒來不再有代價,願每位還囿於性彆睏境的人,都能俯下身。 “嚮幽暗的自己伸齣手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