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

论康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亚历山大·科耶夫 梁文栋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0-11 精装 9787576006858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科耶夫(Alexandre Kojève,1902—1968),法国哲学家,出生于莫斯科。1926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3-1939年在巴黎高等实践学院(EPHE)开设关于黑格尔的课程,最终奠定其在法国乃至世界学术界的地位。他被认为是在法国推动黑格尔主义复兴的关键性人物,诸多的当代法国哲学史也以其为开端。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导读》《法权现象学纲要》《论康德》《论无神论》等。

译者简介:

梁文栋,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法语专业,现就读于巴黎萨克雷高等师范学院数学系。

科耶夫在《异教哲学思想史》一书中曾经提出,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之间只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那就是康德。当科耶夫准备出版他的研究成果时,却将这部分内容遗失了,直到他去世后,他的这一相关手稿才被人重新发现。科耶夫理解的康德与他的《异教哲学思想史》和《黑格尔哲学导论》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西方哲学史。

用户评价

评分

##首先,真切感受到了巴塔耶思想的一些来源处。另外,科耶夫指出西方哲学是话语智慧——绝对知识的最终形式。而作为绝对知识体系的自洽话语,其核心是真理(=概念)与时间的关系。这对关系在哲学中根本上只有六种三对两条线,即巴门尼德与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康德与黑格尔。科耶夫抓住康德的“物自身”概念,很好地论证了删去物自身概念后,康德成为黑格尔的可能与情况。这里,可以参考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的思考。 如书中所言:我对哲学家没有兴趣,我寻找的是圣人。

评分

##科耶夫未完成的手稿,大致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以三大批判为中心分析Ding-an-sich,后半部分逐一分析四类范畴。就前半部分而言,科耶夫敏锐地察觉到,去除物自体相关概念的康德体系就是黑格尔的知识体系;就后半部分而言,只需要把关系范畴的第三个子范畴(共联性)替换为合目的性或自由,前三类范畴就可以构成一而全的循环体系,第四类范畴不过是对前三类的扼要重述。总之,科耶夫认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合题的完成是在黑格尔那里,亦即普遍历史的终结。康德是联通古今最为重要的一环。本书不是很易读,由于作者编者译者的共同努力,文本中括号非常多,减一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原来科早期研究索洛维约夫的。L. Bibard的中文版代序很有帮助。一早遇到这种书是很感激的。/给定存在-可能性、客观现实、经验实存-必然性。对康德范畴表的黑格尔改造很暴力很好看:“康德和黑格尔其实都只有一个范畴(即康德所谓的模态,也就是黑格尔的理念),它只被感性图型化,曲行展开为唯一的原理,因此我们删除了物自身,将范畴与感性融为一体,二者变为原理或判断的构成性要素(正题和反题)…”/题外话:als ob的来源问题,换言之,为什么径直把物自身大地化从而理解为否定的,并在此之上建立哲学体系呢?“永远应当坚持信仰和希望”——死亡不应当是那样的否定的肯定,死亡应当是肯定,从而绝对的肯定也即意味着对希望的永恒肯定。希望,不是谦逊的傲慢,是确定性后的朴素。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