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义隆
1941年生于大阪。东京大学理学部物理学科毕业,就职于骏台预备学校,科学史专家。著有《知性的叛乱》《重力与力学的世界》《热学思想发展史》《古典力学的形成》《解析力学Ⅰ》《解析力学Ⅱ》《几何光学的规范理论》《磁力与重力的发现》《十六世纪文化革命》《改变对世界的看法》《关于福岛的核电事故》《原子、原子核、原子能》《我的1960年代》等。主要译作有《尼尔斯·玻尔论文集1》《尼尔斯·玻尔论文集2》《实体概念与函数概念》等。
有人说近代日本是从“黑船来航”开始的,这也是大众有所接触但是了解不深的一个话题,本书就从“黑船来航”带给日本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
黑船带来能源革命,日本由此开始走向近代化。其后,由国家主导,科技振兴所带来的“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经济增长、国际竞争”等目标,使得国民团结一致的总动员体制持续了150年……
##个人感觉这个作者是一个反对原子科技的人,所以他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日本是怎么发展到现在一个核电大国。有点片面,并没有展现日本科技发展的全貌。
评分 评分 评分##我觉得写得很实在。而且让我学到了很多。一个记者如果能将自己的感受加以扩充和抽象凝练出其中的思想,就会成为一本改变图书市场的风靡之作。
评分##日本却把原因归结为“败于科技战”,而不是败给中国,同时也拒绝承认侵略亚洲以避免应承担的政治和道义上的责任。战争结束,人们对“日本是输给美国充足的物资和科学技术”的观点越是赞同,“败给中国”的意识就越薄弱。由于战败,明治以来向欧美学习的态势再次被强化,另一方面,很少有技术人员继续思考向亚洲学习。
评分##新年第一本,薄薄的一本小册子简单梳理了日本的科技发展史,因为是岩波文库的教养新书所以写的很简略,对于对日本已然有了解的人来说也只能是提供了一个观察近代史的切面,深度不足
评分##【“败于科技战”让日本人深感“切肤之痛”,这促成了日本社会“盲信科学的风潮”。也正因如此,缺少对侵略亚洲和协助战争的反省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才能够成为战后日本重建的核心力量】【从“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开始,经过“总体战体制下的高度国防国家建设”,再到“经济增长、国际竞争”、一路下来,日本这种国家主义主导的、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来提高生产力、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150年的历史走向了终结。】【日本作为曾经侵略过东亚诸国、遭受过两次原子弹轰炸并且经历过福岛核事故的国家,应该选择的道路是,宣布退出军需产业,放弃使用原子能,明确放弃核武装,以民众间的国际合作替代国际竞争,在低增长的模式下为世界做贡献。】
评分 评分##科学,资本,战争,能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