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15
於娟(1978-2011):
她生前是海歸博士,也是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優秀的青年講師,同時集妻子、女兒、母親的角色於一身。
她不是一位純粹意義上的作傢,但文字真摯有纔情,即便患病時也盡可能展現明朗的生命力,更不失純樸的本色。
她不願任何一個人在生命的單行道上摸黑前行,於是在與病魔頑強抗爭的過程中,通過“復旦教師抗癌記錄”的新浪微博和“活著就是王道”的博客,記錄生命最後的旅程。
這是一本記錄關於生命與生活思索的書,寫給內心柔軟卻迷路人間的人們:我們要用多大的代價,纔能認清活著的意義!一再提醒我們的,就是好好把握當下,以不會令自己將來後悔的方式去生活。
書中收錄瞭作者癌癥治療的經曆、對人生的理解、對自己忙碌前半生的一些迴憶與反思;以及關於故鄉、關於親情等的深切感悟。
在病隙日記中,作者反省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細節,以生死經曆總結齣許多富有哲理的人生觀點,以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不斷與命運抗爭,令人重新審視“活著的意義”,理性看待死亡,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
此生未完成(增訂新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此生未完成(增訂新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纔女,不僅有纔,還有情,有社會責任感!天妒英纔。
評分 評分##前半部分看得人唏噓不已,後半部分有點不知所雲
評分##一些有啓發的摘錄: 1.隻有活著有性命,纔能奢談人生。 2.名利權情,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卻沒有一樣可以帶走。 3.誰又在乎做鷹隼還是土雞?我和梅曾經都以為幸福一定要飛到雲端纔能得到,一劍在手快意恩仇,殊不知泥土裏纔是真正踏實、坦然、溫暖的幸福。 4.得瞭病後我纔知道,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隻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 5.“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脊梁” 6.一個真正快樂而成功的人,應該將個人的價值實現融入到崇高的社會事業中去,實現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統一。
評分##雖然在西醫上,癌癥的確是無因性的,唯一沾邊的也許是基因遺傳。 但我還是堅信凡是有因必有果。 若你體質溫和,作息良好,祖上皆無病史,為什麼到你這就發病瞭? 不光是癌癥,包括炎癥,慢性疾病的産生,急性疾病的突發,絕非朝夕能成。每個疏忽的細節,都能導緻身體機能的損害...
評分##纔女,不僅有纔,還有情,有社會責任感!天妒英纔。
評分 評分 評分此生未完成(增訂新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