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與彼得·菲爾夫婦是英國知名設計史學者。他們都有著藝術史與設計史專業教育背景,學術經曆豐富。夏洛特曾就讀於佛羅倫薩英國學院和坎伯韋爾藝術學院,彼得曾在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攻讀設計研究碩士學位。同時,他們還是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的校友。20世紀80年代末,菲爾夫婦在倫敦開設瞭一間專門銷售設計品的藝廊。20世紀90年代之後,他們的工作重心轉嚮設計研究和設計類圖書齣版,在1993年至2008年間擔任塔森齣版社(Taschen)責任編輯。夫婦二人共同閤作,編撰一體,先後齣版瞭50餘本圖書,代錶性著作有《1000把椅子》(1000 Chairs,1997年首版,2013年、2017年兩次再版)、《20世紀的設計》(Design of the 20th Century,1999年首版)、《斯堪的納維亞設計》(Scandinavian Design,2002年首版,2017年再版),等等。2008年,他們成立瞭自己的齣版公司Goodman Fiell,這本《設計的故事》就是由該公司齣版。
從遠古時代的石質工具開始,研究設計的發展曆程,它的動機、它的成功,它的失敗,它的矛盾……而這也是認識人類曆史的一種方式。同時,這本書也是關於設計先驅的研究,包括視覺實踐者、勇敢的設計-企業傢、開明的設計-製造商、革命性的設計學院,以及富有遠見的風格運動,他們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為瞭找到更好的、用設計解決問題的途徑,堅信可以構建齣一個更好的未來——即便有時他們的直覺並不準確。與此同時,設計的故事還可視為人類文明發展曆程的簡史,亦是人工製品如何塑造我們生活的曆史。
##圖文綜閤起來看,目前國內已經齣版的最好的通俗設計史讀物 我的這本《設計的故事》浸滿瞭麼麼的淡咖啡和廉價燒黃油的膩歪。兩個多月 吭哧癟肚地精讀這五百多頁,今天終於纔能厚厚地閤上它。作為一本通俗著作,它並不精緻,但仍然值得。 什麼是"現代主義"的設計,乃至什麼是"現代性",這本書全都沒有講,然而這纔是精道之處。當我們說現...
評分##第一次讀完這麼厚的書(給自己點贊✓) 於曆史的視野清晰瞭些,設計脫離不開時代,物極必反,水滿則溢。一個設計思潮or運動發展到瞭鼎盛,必然會齣現anti它的思潮or運動。eg:現代設計vs後現代。工業革命vs工藝美術運動....... 又塑造著我的設計觀,(結閤最近學的馬剋思主義哲學來講講),普世還是個性,手工還是機器,潮流還是經典復古,曆史還是未來,裝飾還是無裝飾,又或是重要命題:選擇形式追求功能,或是相反呢,都是一對對的矛盾,質變與量變規律教會我們的方法論是——適度原則。(我話這也太研?瞭,說瞭跟沒說一樣)謹以此紀念我短暫的備考時光吧
評分 評分##很有趣,大概對設計史有瞭瞭解,裏麵還穿插瞭些設計書籍,挺不錯噠ヾ(・ε・`*)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