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傢。祖籍河北豐潤,1920年9月生於上海,1995年9月逝於美國洛杉磯。張愛玲深受中國古典文學影響,又接受瞭良好的西式教育,從而形成中西兼備的文學視野。她的作品多著眼於普通人的命運,洞察人性的幽微,又有強烈的曆史意識,寫齣瞭大變動時代下的眾生相,意象豐富,創造瞭一種蒼涼的文學筆法,在承續中國文學傳統的基礎上,構建瞭自己豐富而獨特的文學世界。
莊信正,1935年生,山東即墨人,颱灣大學外文係畢業。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文學評論傢、散文傢、翻譯傢。曾執教美國肯薩斯大學、南加州大學和印第安那大學,後任職聯閤國,現已退休,定居紐約。2005—2012年間曾任颱灣東華大學駐校作傢和客座教授。所授課程包括張愛玲專題研究、喬伊斯專題研究、散文創作和英漢翻譯。著有散文集 《異鄉人語》《流光拋影》《展捲》《文學風流》《忘憂草》《異鄉說書》等,評論集 《尤力息斯評介》《海天集》《麵對尤利西斯》等;編有《張愛玲來信箋注》《中國現代小說選》等。
生命也是這樣的吧——它有它的圖案,我們惟有臨摹。——張愛玲
========================
1966.6.26—1994.12.16
一段跨越三十年的文學史的見證
一個你所不知道的張愛玲
========================
2019新版﹒精裝典藏
新增張愛玲給莊信正的第一封信復刻拉頁
隨書附贈 張愛玲祝福書簽
========================
30年亦師亦友的珍貴情誼 135封紙短情長的往復書簡
一九五六年,張愛玲移居美國,一九九五年九月逝於洛杉磯。在美近四十年,張愛玲深居簡齣,極少與人來往。自一九六六年起,凡工作、搬傢等重要事宜,都托由莊信正代為處理,寫給他的書信多達八十四封,信件內容或長或短,或談工作變遷及交辦事項,或訴說閱讀心得與生活近況……半師半友的情誼,點點滴滴盡在其中。
今由莊信正對張愛玲的八十四封來信與自己的五十封去信(另外附收未附郵的半封)詳加注解和說明,為我們感受張愛玲的晚年生活,及研究張愛玲的工作提供瞭彌足珍貴的資料。
##舊事淒涼不可聽
評分 評分##剛入行當編輯時寫的一篇舊文,如今再看也並不覺得今天的見解會比之前高明許多,轉錄於此。 ========== 周作人曾說:“日記與尺牘是文學中特彆有趣味的東西,因為比彆的文章更鮮明的錶齣作者的個性。詩文小說戲麯都是做給第三者看的,所以藝術雖然更加精煉,也就多有一點做作的...
評分 評分##書很重要,該收。 如此重要的作傢,能夠留下如此多的書信,印證如此長久的空窗期實屬不易。作者以強烈的自製力進行著追憶,進行瞭詳盡的注釋,還是不能掩蓋識此一人今生足矣的事後感慨——盡管那些書信中並非全是情誼,有些也許隻是她與一個塵世聯絡員的客套話吧。 盡管作者對...
評分##言辭懇切。注釋與其說是注釋,不如是藉機的迴憶錄。序言還說魯迅因為是魯迅而通信被保留,大實話也真可愛。
評分##【2019078】 【藏書閣打卡】張愛玲的書信裏有的總是生活瑣事與寫作資料書籍之來往,言語和描述之中將她性格裏的淡漠、敏感和避世寫盡,沒有文學語言的加持,她謹慎、坦誠甚至溫暖,仿佛把寫作時披的精明刻薄的外衣拿掉瞭。而莊信正為這信件一字一句都細心加瞭注,他書信裏更是處處洋溢著坦率的敬仰,他一麵嚮張訴說著她的作品在大陸引起瞭多大一股狂潮、珍貴之極,一麵又傾聽著這位作傢如此平凡而卑微地受蟲害、搬傢之苦,想必更是感慨萬韆吧。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