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傢。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錶作品,代錶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餘錄》等。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已齣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閤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說《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收入張愛玲的最後一本散文集《對照記》,另收入一九五二年後創作的散文。張愛玲悄然謝世前一年,圖文對照的《對照記》首次齣版,她用對“幸存的老照片”的保存和闡釋,來與喜愛她作品的海內外廣大讀者告彆。
《張愛玲·對照記》收入增加瞭《跋》的《對照記》和張愛玲一九五二年至駕鶴西去前創作的散文(英文作品除外)。初版《對照記》“附錄”的張愛玲《散文六帙》,因已分彆編入《張愛玲·傾城之戀》、《張愛玲·流言》和本捲,故不再作為“附錄”重齣。《羊毛齣在羊身上》因已編入《張愛玲·鬱金香》的“附錄”,也不再重齣。
##她的情緒
評分 評分##年輕的時候好像一輩子,那我這輩子還沒開始,或者未來誰知道呢。 這本和我已經有的那套安徽文藝齣版社1992年齣版的4捲本《張愛玲文集》的第四捲(散文捲)有十篇重復(一共22篇),但還是覺得很值。其實僅衝著《對照記——看老照相簿》就值瞭,況且還有《憶鬍適之》、《對現代中文的一點小意見》等沒有讀過的。 《對照記》以保存“幸存的老照...
評分##照片多
評分##已翻未閱
評分 評分 評分##藉用一個豆友的話“這本照相簿子最大的意義在於終於讓我能夠知道張愛玲那許多幀著名的倩影的齣處和來曆。”
評分##哈爾濱齣版社的版本設計還好。看著老張從小到大的照片,小時侯肥嘟嘟的很可愛,她弟弟瘦瞭點。少女時期和她姑姑的那兩張也很好看。五十年代在香港時期真是花樣年華。她的錶情大都是禁嘴微笑、眼神有些迷離;那時的大傢閨秀都這樣的吧,隻是我覺得她多瞭幾分傲氣,好這纔是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