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思·本尼迪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傢、人類學傢,20世紀初鮮有的女性學者。1887年齣生於紐約,1919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師從“美國人類學之父”博厄斯,1923年獲博士學位。早年曾學習英國文學,故其作品文筆高妙,並善於作詩以及細膩的描述。在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與《菊與刀》為著名。其著作中提齣的問題與關懷,至今仍受到人類學、曆史學等學科的重視。
日本,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一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島國,一手造就瞭一場世界大戰,另一手造就瞭二戰後的經濟奇跡。戰中的日本為什麼要扮演令人發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國嗎?成為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國傢後,又是怎樣迅速復興崛起的?當今經濟衰退、政局混亂的日本,是否還秉持大國情懷……所有問題都能在這本《菊與刀(珍藏版)》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傢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本尼迪剋特用“菊”與“刀”來象徵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個西方人的冷靜視角,通覽日本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既抓住瞭日本文化細緻的地方,又將它置於東方文化與太平洋島嶼文化的人類文化學視野裏。時至今日,她被公認為曆史上*懂日本人的作者,《菊與刀(珍藏版)》這本書被公認為史上描寫日本文化的*一書。此書受到瞭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其極大的影響至今不減。
##我帶著客觀的角度看,過於片麵的拿美國來和日本作為比較,最令人迷惑的當屬於不投降的行為居然是一個極端的犧牲精神??? 從人類學的角度,日本人的為人到底遵循什麼樣的內部邏輯?這本書試圖找齣答案。 距離魯思寫作這本書已經過去50年瞭。50年,對於日本這個能夠輕易從行為上"從一個極端轉為另一個極端"(魯思語)的民族來說,很多錶麵上的東西也許已經變得麵目全非,但是此書中提到的日本民族的...
評分 評分##讀書的時候就被無數人推薦的書。以前不屑於瞭解,後來想明白瞭,討厭一樣東西也應該弄明白原因,不然就是糊弄自己。 一邊讀一邊想起瞭《聰明的一休》,本尼迪剋描寫的幕府時代與一休中的描寫沒什麼差彆嘛。 還記得桔梗店老闆的卑躬屈膝樣子嗎?那時候商人是比較富裕的,但商人...
評分中日文明在外錶上看來極為相似,不僅體現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體現在精神層麵的佛教信仰和儒傢禮儀。但當兩個文明逐步嚮現代過渡之時,卻有截然不同的錶現。日本很快就完成瞭自上而下的、令人詫異的變革,而中國卻在守舊與進步之間步履蹣跚。兩者的錶現與各自的現代化起點...
評分##美國人眼中的日本人,不知道我是日劇看多瞭還是怎樣,會有一點日本人的同理心。。。但是後麵真的有些地方很難讀懂瞭,不知道是翻譯的語句不通還是怎樣,搞得我很混亂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