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斯塔伦海格 (Simon Stålenhag)
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八零后科幻插画师和概念设计师,同时也写短篇小说,并由小说再反向构思创作插画,主要作品题材是后人类文明和恐龙时代的地球这两方面。不仅仅在瑞典,包括美国的《Scientific American》《The Guardian》都对他的作品赞赏有加。
直到战争结束后,人们才意识到,带来末日的并非战争。
「Sentre Stimulus TLE」头盔,这台原本将要引领人类走向伊甸园的虚幻装置,于1996年更新至Mode 6以后,以一种始料未及的方式彻底摧毁了人类世界。
欢迎进入「电幻国度」的时代。
◆ 超一流瑞典视觉艺术大师的神级图像小说
◆ 虽说是图像小说,但感觉已经超越图像小说这一概念本身了
◆ 每个人都是先被这电影设定海报级的画面吸引,看完文字才发现剧情才是真正的神作
◆ 编辑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在读过2遍以内就看懂前因后果的
◆ 责编和译者反复讨论了3次才明白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 现在这本书的电影版权已经被《美国队长2》《复仇者联盟3》的导演罗素兄弟买走
◆ 同名电影正在筹拍
◆ 如果你还没看上面那个预告视频,务必点开感受一下
◆ 小女孩、机器人。末日后的朝圣之旅
◆ 隐藏的第三人、脑间智慧、谜之结局
◆ 可能是有点贵,但当你拿到的时候,就知道这钱花得值
##戴上耳机听着原声我就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798那些神神叨叨的嗡嗡嗡的艺术展览里(……)。将明未明的蓝色世界太棒了。赛博朋克的雨。故事本身不丰满,一些设定也不新,共享意识,虚拟现实,但很多设定的叙述真是精彩,比如机器的虚拟世界让我们远离了上帝安排的道路,人类怀疑自己才是真正的病毒。剧情也是结合着评论才能理解一些,作为对防御技术之神的献祭,操作员的孩子全是死胎,而弟弟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机器战争后的废土未来,仿佛一切都能加上一个卡通的笑脸,机械鸭子,各种奇怪头像的战争机器。波普艺术的机械实现。连最后杀死跟踪者在后院里生长出的机器人都是可怕但却笑着的。结局未知 仿佛一群不安的夜行动物在返回他们的巢穴。晨光中的机器墓地。 我躺在床上,怀抱男孩,唯一能听见的,是他的神经投影仪里风扇发出的轻柔的嗡嗡声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更适合改编成电影或动画,而不适合阅读。文字部分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本身作者的习惯看得人昏昏欲睡。没有任何戏剧冲突和悬念,完全是旁白式的倒叙,如果不是因为封面和那些机器或战舰的外观设计,这个故事无疑是完全没办法吸引人读下去的。
评分 评分对于有一定视觉想象力的读者来说,本书的阅读过程是非常愉悦的,如同你在看一部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视效电影!而且,因为印刷质量很好,可以反复阅读,每一次在你脑海中浮现的那部大片,都会因为不同的阅读体验而呈现不同的效果,十分神奇的阅读体验!
评分##故事挺常规的,视觉让它与众不同。
评分##从弗兰肯斯坦延续至今的科幻母题,却比以往任何时刻更具时效性。信息无甚新意,形式却足够竖上三十二个拇指。通过印刷工艺获得了介乎电影和艺术馆之间的效果,请一定要配合专辑收听——只需6瑞典克朗,约合4.5元人民币。某种程度上让我回忆起了试图把哑剧演成电影的那场表演,但拥抱媒体局限时更自信,让人真心佩服的炫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