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著名科幻小说家,被誉为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出版作品《火星照耀美国》《红色海洋》《地铁》等十余部,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世界华人科幻文艺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京东文学奖等。作品被译作英文、日文、法文、意大利文等。现在新华社工作。
《韩松精选集》之Ⅰ
本书为长篇小说,韩松成名作。
在未来,陆生遗民用基因工程发明水栖人,同时建造海底城,把蓝色海洋改造成红色海洋,人类文明迁徙海底。这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在过去与未来纵贯上千年的时空交错中,反思我们文明的历史,想象我们文明的命运,展示了一幅令人扼腕叹息的画卷。故事图景壮阔,文字诡丽,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
韩松经典作品首度结集出版
★ 精选集含六册,均由韩松亲自选编并校订
★ 一网打尽作者成名作,及多项科幻大奖获奖作品
★ 收入近年未出版科幻新作
★ 首度出版杂文集、诗集,呈现多样文风
★ 插画师布兔绘制封面,制作精美,值得珍藏
分册包含:
韩松精选集Ⅰ 《红色海洋》(长篇小说)
韩松精选集Ⅱ 《火星照耀美国》(长篇小说)
韩松精选集Ⅲ 《苦难》(中短篇小说集)
韩松精选集Ⅳ 《冷战与信使》(中短篇小说集)
韩松精选集Ⅴ 《我一次次活着是为了什么》(随笔集)
韩松精选集Ⅵ 《假漂亮和苍蝇拍手》(诗集)
在虚拟的时空实验室里,观察人性、历史与现实。我们的明天何去何从?
名家推荐:
在多产的作品中呈现出诗意的光谱,韩松具有全面而奇异的才能。他以科幻为主要体裁,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映照和对人类生存的关怀。——北岛(著名作家)
韩松与别人确实不同,他的感觉比我们多一维,因而他的科幻也比我们多一维。如果说中国科幻是一个金字塔,二维科幻是下面的塔基,三维科幻则是塔尖。
——刘慈欣(著名科幻作家)
韩松以难能可贵的认真和执着坚持写作了几十年,他的小说诡异而华丽,深沉而热烈,实在别具一格,为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阿来(著名作家)
我以为,《红色海洋》不仅达到了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高峰,而且也达到了主流文学创作的高峰。——吴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韩松的《火星照耀美国》超越了民族主义对阵全球化的思考范畴,而是将全体人类现状作为一个整体,看到了其更黑暗却本质的一面。——王德威(著名文学评论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韩松处在从鲁迅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先锋作家的人性批判的延长线上。——严锋(上海复旦大学教授)
韩松不动声色地讲着诡故事,好像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宁财神(编剧,作家)
犹如异世界的奇境,秘密正隐藏在当下中国的日常肌理之中,诡异的超现实情景看似不可理喻,却反而传达出写实文学中不可见的真相。——宋明炜(美籍华人作家)
##全文从头到尾贯穿的,除了红色海洋外,就是石虺了。那么石虺是什么呢?个人的解读是:连在一起读:石+虺(huǐ)=水,而水就意味着海洋,水也意味着地球,意味着世界。 虽然最后明白了韩松老师是把之前的很多零碎的短篇重新整合为一个故事的,那么其中将它们连起来的线是什么呢?个人的体会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而为什么文中说石虺(水)意味着的”救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水作为自然被人类所掠夺,自然发出的哀嚎;另一方则是水作为世界本身,看着人类互相残杀而替人类喊出的话。 最后虽然怀特(white)指西方,与之相对的东方和红色都让人想到中国。但我并不认为这本书的核心在影射中国历史。
评分##奇崛。这样的写法可以写到这种篇幅,很敬佩。其实韩松最打动我的是几个完全不知名的小小短篇。
评分 评分 评分##人类这样的存在,奇怪,孤独而悲伤。 在红色海洋里,所有的低等动物,都长得比人类更近庞大。人类返回了原始,记忆消退,回到狩猎时代。大海是摇篮,也是坟墓。水栖人更像是会思考的鱼,意识到了大海的反复无常,不可捉摸。 "一切不能长久,这是海洋中的唯一真谛" 人类的本质是...
评分##整本书都有一种窒息感,海洋这令人恐惧的巨大水体变成了红色,时间在无望的闭环里循环,进化与退化的结局都是一样。所有人的努力不过是无望的挣扎,跨越千万年时光,意识底层的兽性到底还是支配了人类。吃人的谣曲贯穿全书,作者没有明说的一点是,同类相食会导致库鲁病损害大脑,人类的退化在他们吸取第一口同类脑髓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不管怎样,韩松是描写噩梦的一把好手,世界不都是真善美,总要有人把可怕的东西描述给人看。
评分##一部东亚文明的罪与罚。希望读者别被“吃人”劝退,在历史长河中,那还只是罪恶的门槛,其中的扭曲,水栖人通过他们的神话做出了连神都不愿做出的解释,他们的健忘和吃人进化史就是我们文明的骨相。民族之魂叫尸虺,原罪世袭轮回,对死者冤魂的惧怕无从逃避,这血海汪洋也就有了性别,复仇战袍飘荡在封闭内卷化的制度潮汐之上。时间之箭闭锁成环,进化上的量变引发不了质变,正如水栖人的文明绝无走出海洋的能力,他们的缔造者也缺乏挣脱引力、飞向太空的能力。郑和未竟的事业使中国永远错过巨人的肩膀,陆生人灭绝后,太空人看到成群结队的水栖人仿若他们的幽灵,而在文明还很年轻的过去,先贤的足迹边缘,未来的幽灵已故园重游。文字生拗根本不是事儿,阴森意象互文互补,浸透了彻骨悲凉,几乎是我见过中国题材最具创造力和最深刻的小说。
评分##第一部最吸引人,比较可信地思维推演了人类如何以野蛮残暴地吃人方式迈入文明阶段,蒙昧荒诞的感觉令人恐惧,第一人称的非上帝视角也神秘感十足,令人对这个世界的真相充满好奇。二三部分则是退化史,以及中间断裂历史的假说。一二三其实把故事基本说圆了。但对很多设定(第二部中的海洋边界,贯穿四部的黑石尸元虫都是谜一般的存在),没有原理说明,很玄幻。第四部则最莫名其妙,尤其郑和故事,似乎在强调天命不可违的宿命感。 看到有人说所谓怀特white人是在西方文明,被打败的陆生人以及退化的水生人是吃人的东方文明,若真是这样简单肤浅的寓意,这么大的架构只是为了这么狭隘的民族性批判,那真的是白瞎了如此宏大的架构,如此恢宏的史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