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克莱因(Morris Kline,1908-1992)
数学史大家、数学哲学家。二战期间在美国军方的Signal Corps工作,他以物理学家的身份,在当时研发了雷达的工程实验室工作。二战结束之后,他继续研究电磁学,并于1946年在库朗数学研究所担任所长一职。1952年回到他的母校纽约大学,成为全职数学教授,并一直从事数学史研究、写作和教学直到逝世。他不仅以数学史研究闻名于世,而且在20世纪下半叶的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对数学研究和教育的实用性的强调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新数学运动(New Math)的开展。
著有四卷本数学史名著《古今数学思想》《数学简史:确定性的消失》《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微积分:一条直觉与物理的研究进路》等。
克莱因对当代数学研究方法持批评态度,他认为大多数学家从现实世界退缩而转向关注于数学之中产生的问题,他们抛弃了数学的传统与遗产。本书是他对当代数学处在自给自足和自我设限的境地的最知名反思。
20世纪最后一位数学史大师,
克莱因被最多读者阅读的一本书。
……
音乐能激起或平静人的心灵,绘画能愉悦人的视觉,
诗歌能激发人的感情,哲学能使思想得到满足,
工程技术能改善人的物质生活,
数学则能够做到所有这一切。
……
25个世纪以来,数学史上发生了三次危机:非欧几何对欧氏 几何的冲击、无理数的发现及数的扩张 、微积分带来的分析困境;集合论悖论和其他逻辑悖论出现……使得数学大厦一次次面临倒塌的危险……
本书探讨数千年来数学在直觉、逻辑、应用之间穿梭往复的炫目旅程,再现真实数学的发展过程,阐述数学的起源、数学的繁荣和科学的数学化,直到当代数学的现状:数学与确定性(逻辑,严密性,完备性)渐行渐远。
克莱因透过数学史上的大事件一步一步剥开数学思想与数学思维变迁的脉络。
……
数学不是天然的宝石,只是人工的。
在今天,绝大多数聪明人依然相信物理世界的真理与人类理性的严密,本书正是要打破这一迷信。
……
数学家靠的不是运算准确、迅速,而是数学思维——数学是一种思考方式。
克莱因能够几乎不借助公式,用数学来解析思想,将数千年的 数学探讨如此深入,非常之了得。
##一句话概括:简明扼要的数学哲学发展史 全文脉络: 序言 数学曾被认为是精确论证的顶峰,真理的化身,是关于宇宙设计的真理。然而,人类现在认识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而我们如何认识到那种观点的错误性,我们现在的观点又是什么,这就是本书的观点。 引论 这章简要概括了一下...
评分##我终于看完了这本书,《数学简史》豆瓣9.2,名副其实。关于这本书,我有好多感悟。 作为一个一直觉得数学是人生最大遗憾的人来说,在我看各种高新科技的过程中,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跟着高中生,重新学一遍高中,大学的数学。因为不懂这个的话,一个人认知的天花板,就是现有...
评分 评分莫里斯·克莱因(1908-1992)是美国著名的应用数学家、数学史学家、数学哲学家和教育家。《数学简史:确定性的丧失》是其经典代表作,不仅在20世纪的科学界,而且在整个文化界都颇有影响。 在《数学简史》的序言扉页,克莱因引用了亨利·庞加莱的名言:“要预见数学的未来,正...
评分 评分##当我向别人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都会加上一句:“这本书的标题似乎不大恰当。”的确,这个标题涵盖了某些结论的某个部分,却不能说明这本书的主题和内涵。或许标题的噱头在于读者看到这本书似乎会立刻想起:“数学怎么会不确定呢?”然后会疑惑不解并进而有阅读的欲望。但我宁...
评分 评分##因为这本书,我对世界数学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乃至于内心对于世界科学与哲学历史发展体系有了更好的构建。 我十分看不起把数学史称作“八卦”的一些人,自诩理科生便只对于纯粹的数学公式感兴趣,而漠视数学的发展过程。这就是当今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理科人才吧。 我想说,如果你那么了解数学,那么你怎么不去写一本数学史?完全不懂得思考数学的真正含义,这就是你。一代代数学家们在思考,推翻,发展过去的过程,就在你口中变成了“八卦”。发现问题,探索,迷茫,再探索,解决问题。无数的数学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付出大量努力,尝试通过哲学手段解决问题,不断思索。 而你所谓“云里雾里”的文字,就是大数学家,大哲学家们所思考的思维过程,你不懂,可以理解,那么去看那只有表面的数学表达式吧,里边的深意,你永远不会懂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