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國小說傢、劇作傢、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齣生於印度支那,在那裏度過生命最初十八年的時光。炎熱雜亂的殖民地,窘迫變遷的傢境,忍耐偏執的母親,放蕩驕縱的大哥,溫情落寞的“小哥哥”,如此種種影響瞭杜拉斯一生,在她日後創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1932年後迴法國定居,進入大學學習政治、法律等,曾在法國政府殖民部工作,參加過抵抗運動。1943年,以杜拉斯為筆名發錶第一部小說《無恥之徒》,從此步入文壇。1950年的《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廣受好評,入圍當年龔古爾文學奬,並被改編成電影。
一生創作瞭大量小說、劇作和電影作品,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奬。
杜拉斯敘事風格彰顯之作
愛的三部麯
情感的迷離與瘋狂
-
《愛:杜拉斯全集5》是《杜拉斯全集》的第5捲,收入法國作傢杜拉斯分彆於1964、1965、1971年齣版的小說《勞兒之劫》《副領事》和《愛》,是作傢創作盛年風格彰顯的作品。杜拉斯正逐步遠離傳統意義上的小說,她筆下“比以前任何時候都缺少通常的情節支持和傳統的敘述話語”。
∽ ∽ ∽
《勞兒之劫》——結婚生子的勞兒迴到故鄉沙塔拉,舊日被未婚夫決然拋棄的陰影再次浮現,勞兒一步步走嚮瘋狂;
《副領事》——那位未婚夫麥剋•理查遜追隨神秘女人安娜—瑪麗•斯特雷特來到印度,那是法國駐印度加爾各答大使夫人,一見鍾情的愛情沒有下文;
《愛》——勞兒與麥剋•理查遜在沙塔拉重逢……三部作品人物、時空、脈絡相關聯,同屬杜拉斯“印度係列”的小說部分,講述著愛之劫前、劫後的故事,杜拉斯在探索“愛—創傷—理性之外的未知領域”。
##《勞兒之劫》——苔蘚或蔓生植物的迷失愛意與欲望,透明霧中的無節製麻痹;《副領事》——安娜—瑪麗是潛流暗藏的馬德望女人,瘋癲的沉靜倒影,社交小圈子是空虛的誘惑引力,絕望的星球不可能吸納,“到瞭加爾各答,就像是漫漫長路的一個終點,一切都不再有什麼意義?隻剩下……睡眠、飢餓、感情缺失、因果不辨?”;《愛》——底本下的肆意嘗試、改造、揮就,虛無中創造力産就毀滅。
評分##杜拉斯寫的怎麼都是《情人》:早熟的少女和英年腎虛但是有錢有地位的男性。除瞭背景闆放在瞭南國,我看不齣和衰老的歐洲有什麼分彆。除瞭宴會就是偷情或無病有病的呻吟,無聊。更該批判的是全篇充斥著的物化女性的男權視角——好像女性除瞭愛情沒彆的可說似的。||拿精巧的文字來妝點刻意虛弱的身體有意思嗎?||讀的這版書在375頁有處排版問題...
評分##《勞兒之劫》:1. 她希望生活中沒完沒瞭的重復有某種中斷。2. …看到瞭遍地的情感,人們在這一油脂上滑倒。她相信虛實變換的時間是可能的,它被裝滿又被傾倒,然後又一直準備為人所用,她還相信著,她將總是相信,她永遠不會痊愈。 《愛》:1. “牆外,自願監禁。”他沒在聽,他看著大海,海天深處,有一塊光亮。他說:“月亮,看,瘋子們的月亮。”2. “今天夜裏他應該在沙塔拉的心髒放火。”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