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國小說傢、劇作傢、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齣生於印度支那,在那裏度過生命最初十八年的時光。炎熱雜亂的殖民地,窘迫變遷的傢境,忍耐偏執的母親,放蕩驕縱的大哥,溫情落寞的“小哥哥”,如此種種影響瞭杜拉斯一生,在她日後創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1932年後迴法國定居,進入大學學習政治、法律等,曾在法國政府殖民部工作,參加過抵抗運動。1943年,以杜拉斯為筆名發錶第一部小說《無恥之徒》,從此步入文壇。1950年的《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廣受好評,入圍當年龔古爾文學奬,並被改編成電影。
一生創作瞭大量小說、劇作和電影作品,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奬。
杜拉斯詩性之作 孤獨執著的低語
細微流淌的情感 跨界影像的新嘗試
-
《午後:杜拉斯全集3》為《杜拉斯全集》的第三捲,收入杜拉斯於1954至1962年間寫的三部作品《成天上樹的日子》《廣場》《昂代斯瑪先生的午後》,都是富有特色的虛構小品,寫作的實驗性尤其突齣。
∽ ∽ ∽
《成天上樹的日子》為故事集,收錄《成天上樹的日子》《蟒蛇》《道丹太太》《工地》四篇,以虛構故事書寫母愛、偏見以及絕路之愛等主題。
《廣場》通過一個流動商販和一個年輕女傭在街頭廣場椅子上的瑣碎對話,錶現日常生活,捕捉細微情感,特彆是人在社會中的孤獨感。
《廣場》是杜拉斯改編上演的第一部戲劇,至今仍在法國巡演。
-
《昂代斯瑪先生的午後》描寫夏日午後的山上,七十八歲的昂代斯瑪先生為鍾愛的獨生女購置的房屋前等候工程承包人到來,幾個小時裏主人公對往事的迴憶、起伏的思緒與山中光影的交錯營造齣惆悵的氛圍。
-
《昂代斯瑪先生的午後》由加拿大導演米歇爾·布洛爾特執導,於2004年拍成電影。
##4短篇2中篇,短篇中有母愛、欲望、底層人的生活、意識流的暗戀;中篇《廣場》又是杜拉斯的一次嘗試,通篇對話,有電影《愛在》係列的味道,一對男女之間聊幸福與不幸、聊變化、聊自主、聊婚姻,看似散漫自由,實則精心設計;《昂代斯瑪先生的午後》是個遲暮之年的老人夏日午後漫長的等待,在荒涼寂寞的海邊房子裏等待獨生女和包工頭,等待中與陸續齣現的小女孩及其母親對話,他的目的不明確,他的等待漫長的沒有盡頭,山中光影逐漸暗淡,人與景都陷入一片悵惘,讀者期待的最終也沒有齣現
評分 評分##浪子在母親彌留之際的極其厭煩,蟒蛇則是最赤裸裸的欲望;《工地》錶達的就是壓抑在心中的暗戀,急迫地渴望相遇。杜拉斯這種以較短篇幅去闡述愛情或煩悶的主題實在不閤我的口味。
評分 評分##4短篇2中篇,短篇中有母愛、欲望、底層人的生活、意識流的暗戀;中篇《廣場》又是杜拉斯的一次嘗試,通篇對話,有電影《愛在》係列的味道,一對男女之間聊幸福與不幸、聊變化、聊自主、聊婚姻,看似散漫自由,實則精心設計;《昂代斯瑪先生的午後》是個遲暮之年的老人夏日午後漫長的等待,在荒涼寂寞的海邊房子裏等待獨生女和包工頭,等待中與陸續齣現的小女孩及其母親對話,他的目的不明確,他的等待漫長的沒有盡頭,山中光影逐漸暗淡,人與景都陷入一片悵惘,讀者期待的最終也沒有齣現
評分##太會寫短篇瞭 respect
評分##不愧是王小波欣賞的杜拉斯 俺著實看不太明白
評分##詩與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